中國的新冠疫情延燒,但有不少資訊並非公開。世衛組織對於低報的死亡數字表示擔憂,要求中方要分享更多數據。與此同時,因為農村地區的醫療資源不足,有許多偏鄉地區只能自求多福。
中國疫情持續延燒,不過官方公布的數據,中國3日僅僅新增5例新冠死亡個案。世界衛生組織就批評,中國的新冠數據並未準確反映當地疫情,特別是住院和死亡人數。歐盟4日表示,強烈鼓勵歐盟成員國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起飛前48小時內進行篩檢,且結果須為陰性。
主計總處公布,2020年台灣每戶財富達到79.8萬美元,如果依購買力平價PPP換算,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3,這個數據國民黨立委及許多民眾都不相信,主計長朱澤民回應,這是依據法源的國情通報資訊,按照國際間換算就是這樣的結果,並不是為了選舉而做。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2日在推特公布長達34秒「黑洞的聲音」,這段從超過2.4億光年外的英仙座黑洞壓力波合成的聲音,推翻太空不存在聲音的誤解。
歐洲太空總署ESA,13日公布了觀測星空「蓋亞任務」的新進展,除了公布銀河系,近20億顆恆星的大量數據,還根據超過10萬次「星震」現象,發現這會改變恆星的整體形狀。這些觀測資訊,將有助天文學家重新建構銀河系構造,以及數十億年來銀河的變化,也能更了解恆星的生命週期。
兩岸情勢嚴峻,國軍戰機時常需要升空驅離,而執行飛行任務時,仰賴氣象分隊提供的預報資料,確保飛行安全,對此,空軍氣象聯隊綠島分隊早晚各一次會施放探空氣球,升空離地至少30公里,搜集溫度、濕度、氣壓等數據,交由氣象官分析。至於島上的都卜勒氣象雷達,則可以補足東部搜集氣象數據的死角。
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中國有不少地區的疫情出現緩和,但北京疫情卻依然升溫。為了達成官方所要求的「最後攻堅」,上海許多區域又開始實施「全域靜態管理」。至於目前正在黃金周長假的日本,因為防疫限制大幅度解封,帶來出遊熱潮,結果沖繩疫情快速升溫。
世界衛生組織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2020到2021年間染疫病故人數有1490萬,比國際向世衛通報的540萬高出2.75倍。其中被估死亡470萬的印度,就對世衛的高估不以為然。
今天公布全台受僱員工1月份平均薪資是4萬4369元,創11年來同期新高,且就算扣除物價漲幅之後,實質經常性薪資方面也有4萬1854元、恢復正成長,這主要是因為有部分廠商調薪,還有基本工資調漲等因素。但有學者抨擊數據失真,因為國內還是有很多勞工的月薪都小於四萬,而且就算有調薪,也都已經被通膨吃掉。此外,2月因為俄烏戰事影響、物價飆升,各界對於2、3月的實質薪資能否抵抗通膨,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