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細菌性疾病死灰復燃,歐洲不少國家出現抗生素等藥品短缺的現象。但通膨問題也讓製藥產業成本高漲,加上歐洲國家為了社會福利,政策性壓低藥品價格,也造成引導生產基地從亞洲回流的目標,難以達成。
中國疫情升溫,國內是否仍存在缺藥問題?中國央視報導相關藥物都已送往基層,而中國《新京報》記者實地走訪西南某縣農村,直擊鄉村診所面臨缺藥,更有長者無藥可服,以偏方來緩解症狀。
印度這幾年成為藥品出口大國,但烏茲別克近2個月卻有19名兒童,疑似在服用印度製的止咳糖漿後身亡。雖然目前2國都還在調查,但先前甘比亞就曾發生類似事件,讓印度藥品的品質再度受到質疑。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22日拋出擬管制「含乙醯胺酚」退燒藥,更不排除以「暫時性實名制」方式販售。全國藥師公會全聯會26日上午已自主發布公文,請基層藥師「婉拒大量販售口服退燒藥品」單次購買以80顆為限,食藥署昨日下午與多家業者開會,盤點存量確定供應充足,退燒藥暫無限購令,但考量逾8成原料藥來自中國,提醒業者增備源。
普拿疼退燒藥缺貨,食藥署昨(26)邀集數十位本土藥廠的代表討論因應,並且盤點乙醯胺酚藥品,健保庫存還有2.7個月,暫時還沒有短缺之虞,藥量和原料存量都足夠,所以不會祭出限購令。
中國疫情當咧嚴重,台灣也出現相爭買藥仔的情形,有民眾買真濟「普拿疼」這寡退燒、止痛的藥仔寄去中國予親情朋友。全國藥師公會全聯會進前就有發文,請基層的藥師若準有人欲買真濟退燒藥仔,一改上濟買80粒。另外,衛福部下晡也有揣藥廠,清點藥品的庫存量,指揮官王必勝表示,目前猶無具體的限制買藥仔計畫,先予病院診所莫欠藥仔,希望莫發生買藥仔徛名制。
天氣反冷,加上中國疫情當咧嚴重,相爭買藥仔的問題,可能會湠來臺灣。就有藥師咧臆,舊曆過年了後,退燒、消炎止痛的藥仔,就會大欠貨,呼籲食藥署趕緊了解庫存,若準數量低過總銷售量的一倍,著愛限制出口。食藥署表示,國內的退燒藥銷量確實有增加,已經啟動監測機制。
最近天氣濕冷疫情升溫,再加上中國解封,擔心搶藥潮恐怕燒到台灣。基層藥師預估,農曆年後,退燒、消炎止痛藥就會有大缺貨的狀況,呼籲食藥署盡快盤點庫存。食藥署表示,國內確實退燒藥銷量攀升,清冠一號暫無搶購情形,目前已經啟動監測機制。
非洲國家甘比亞最近至少有66名兒童在服用印度生產的一款感冒糖漿之後急性腎衰竭而死亡。當地政府和WHO調查發現,這些藥品含有過量的有毒物質,呼籲其他國家趕快回收。
疫情高峰期間,確診病例數最高的新北市於4月11日率先啟動輕症確診者居家照護計畫,19日藥師公會全聯會宣布,全國藥師投入送藥到府,完成藥物治療的最後一哩路。不過每位藥師提供的專業諮詢一對一服務、以及送藥的時間成本,其實都不少於其他的醫療人員,但是目前的給付予補助卻有落差。社區藥局一直以來都是扮演著社區醫療站的功能,在防疫方面從口罩、快篩實名制到送藥到府,每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如何支持這些最前線守護民眾的藥師們,給予相關資源支援與配套,還有待完整評估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