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蝦

  • 大安森林公園生態池遭野放螯蝦 恐難根除

    |

    去年有學者在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池進行研究,發現疑似被野放的螯蝦,經確認是變異種大理石紋螯蝦,每個禮拜約可捕捉200多隻。初步發現螯蝦會剪掉水生植物,破壞螢火蟲的棲地,導致螢火蟲數量減少。 研究人員從生態池內拉出捕蝦籠,倒出數量不少的螯蝦。這些螯蝦身上有明顯的大理石紋,在去年就已經發現入侵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池。研究人員指出,此種螯蝦可行「孤雌生殖」,不需公母配對,一隻就能產下子代,繁殖能力驚人,牠們

  • 十足目虹彩病毒入侵台灣養殖場 蝦蟹死亡率高達8成

    |

    十足目虹彩病毒侵台,圖為宜蘭縣動植物防疫所檢出染病的白蝦(圖/公視新聞)。   我國螯蝦首度檢出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 DIV1)案例,今農委會證實,截至6月17日止,共計檢出12場螯蝦、3場白蝦及1場草蝦檢出 DIV1,影響範圍涵蓋新北市、宜蘭縣、新竹縣、南投縣、雲林縣、高雄市與屏東縣等地。   DIV1非人畜共同傳染病,感染DIV1螯蝦通

  • 彰化和美農園溝渠 澳洲螯蝦殘骸多

    |

    彰化和美有民眾發現 ,附近的農田水溝附近, 有不少死的澳洲淡水螯蝦, 去年底就有看到,最近愈來愈多。學者表示,不少外來種因為經濟價值引進台灣,卻可能對本土物種造成衝擊。 走到田邊溝渠一看,好幾隻的螯蝦就這麼堆在路旁,有的相當完整,有的剩下外殼,不過田邊發現這種蝦,讓民眾很擔心,因為這是外來種的澳洲淡水螯蝦。 頭部呈現淡藍色,還有一對大螯成了特徵,彰化和美的田邊最近出現,這樣的外來種生物,發現的民

  • 花蓮引進澳洲螯蝦飼養 恐危及生態?

    |政治

    海水龍蝦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花蓮有養殖業者看中此機會,進口淡水的"澳洲紅螯蝦"繁殖飼養,.但二十年前,台灣曾因為美國螯蝦被任意棄養,導致稻田裡稻梗受到破壞,環保人士擔心,這可能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 張開手臂一副凶狠模樣,這隻身體呈現藍色,來自澳洲的淡水龍蝦,學名就叫做"澳洲紅螯蝦",不同於海水龍蝦難以取得,或是美國螯蝦體型太小口感不好,澳洲紅螯蝦的肉質細嫩,口感鮮美,最重要的是體型肥大,已

  • 花蓮引進澳洲螯蝦飼養 憂衝擊生態

    |產經

    現在海水龍蝦的數量、越來越少,也因此、花蓮有養殖業者進口一種、養在淡水裡的"澳洲紅螯蝦"繁殖。不過、環保人士指出、二十年前、台灣曾因為美國螯蝦被任意棄養、造成田地裡的稻梗被破壞;他們很擔心、再度引進螯蝦會重覆轍。 張開手臂一副凶狠模樣,這隻身體呈現藍色,來自澳洲的淡水龍蝦,學名就叫做"澳洲紅螯蝦",不同於海水龍蝦難以取得,或是美國螯蝦體型太小口感不好,澳洲紅螯蝦的肉質細嫩,口感鮮美,最重要

  • 花蓮引進澳洲螯蝦飼養 恐危及生態?

    |政治

    海水龍蝦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而在花蓮目前就有養殖業者看中此機會,進口淡水的"澳洲紅螯蝦"繁殖飼養,.但二十年前台灣曾因為美國螯蝦被任意棄養,導致稻田裡稻梗受到破壞,環保人士擔心這可能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 張開手臂一副凶狠模樣,這隻身體呈現藍色,來自澳洲的淡水龍蝦,學名就叫做"澳洲紅螯蝦",不同於海水龍蝦難以取得,或是美國螯蝦體型太小口感不好,澳洲紅螯蝦的肉質細嫩,口感鮮美,最重要的是體型肥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