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
山隆通運司機送貨途中腦中風亡 家屬控過勞、二審改判賠486萬
|社會知名貨運公司「山隆通運」1名呂姓貨車司機,在2017年3月送貨途中,感覺到身體左半邊麻痺、視線模糊,最後因出血性腦中風而死亡。家屬主張,呂男時常超時加班導致過勞死,屬於職業災害,提告山隆、求償856萬元。新北地院一審判家屬敗訴,但高等法院今(17)日逆轉,改判山隆須賠償呂家486萬餘元。
-
山隆司機送貨過程腦中風死亡 高院今改判山隆著賠償486萬
|貨運公司「山隆通運」,有一名姓呂的貨車司機,2017年3月送貨的半路,因為出血性腦中風死亡。家屬認為伊定定加班,才會過勞死亡,是職業災害。家屬告山隆通運,討賠償856萬。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家屬敗訴,毋過高等法院今仔日煞反盤,改判山隆著賠償486萬予家屬。(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神經內科醫師不足 嘉義長庚限縮夜間中風收治標準
|社福人權不只內、外、婦、兒、急診等科別缺醫師,現在連神經科也鬧醫師荒。嘉義長庚醫院日前通知鄰近醫院,限縮腦中風病人夜間轉診標準,凸顯神經內科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問題。對此台灣神經學學會發函給衛福部,呼籲除了全面檢討健保給付制度,也應比照兒科醫師,每月提供神經科住院醫師1萬元津貼。
-
英德攜手研發AI防中風惡化 助醫突破診斷盲點
|全球天氣寒冷容易引發中風,及時診斷治療是未來康復程度的關鍵。英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研發出一款AI軟體,可以判斷中風發病的時間,以及逆轉的可能性有多高,號稱準確率是光靠醫師經驗判斷的2倍。
-
泡茶聊天突急性腦中風 黃金4.5小時順利取栓出院
|依據112年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第4位,若經急救存活也常遺留不同程度神經功能障礙,是造成國內成人失能主要原因。近期在雲林與台中分別有民眾出現急性腦中風,在黃金搶救時間4.5小時內給予藥物治療,讓病人盡速搶回生命,出院時已可正常活動。
-
診所注射預防腦中風 療程20萬、藥物來源不明
|台南學甲有一間診所講in上出名的就是預防和治療中風,毋過最近煞予離職員工搤講診所使用來路不明藥物,講會當透過注射來預防中風,一套療程愛開20萬。診所是掰會講這毋是藥仔,是保健食品。台南市衛生局去查了後,發現三項缺失,違反醫療法和醫師法,除了會依法處罰,也會追查藥品來源。(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國人10大死因腦中風排第5 醫:有病徵速就醫
|生活腦中風不是冬天專利,夏天也可能發生。根據國健署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因第5名,2022年更奪走1.2萬人生命,平均每42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醫師提醒,腦中風是可以預防的,除了多補充水分,也要控制3高,若出現嘴角歪斜等中風警訊,就要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
腦中風新藥研究疑似造假 專家:不至於改變藥物研發方向
|文教科技腦血管疾病為2022年國人10大死因的第5位,世界中風組織也指出全球每年有超過1200萬人中風,如何治療中風成為醫學界的一大研究問題。然而近期《科學(Science)》期刊接獲檢舉,指出美國國家衛生院投資研究的腦中風新藥3K3A-APC,其相關研究數據有造假的疑慮。
-
衛福部放寬溶解劑給付條件 缺血性腦中風4.5小時內皆可使用
|生活腦血管疾病是台灣人10大死因的第5位,為搶救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衛福部健保署宣布放寬血栓溶解劑的給付條件,由原先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3小時內使用,延長至4.5小時內,預估1年新增1600人受惠,10月1日起上路。
-
台中20歲女大生突發腦中風 心房中膈缺損所致
|生活台中市一名20歲女大學生,日前突然因為肢體無力及口齒含糊不清,且左側顏面神經麻痺,進一步檢查發現腦部出現梗塞,因此隨即轉院檢查,確認是開放性卵圓孔型心房中膈缺損所引起的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