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房價為了讓年輕人買得起房,政府拋出「使用權住宅」提案,預計今年選定台北市、新北市推動,由政府興建使用權概念的住宅,用低於市價的價格,讓住戶長期居住。房產專家表示,使用權宅可視為長期居住的社宅,無法轉售,若大量興建,有助慢性打炒房。
一名義大利籍的商人和詹姓女子爭奪8歲女兒的親權,北院在去(2022)年底裁定,女兒經由視訊和父親會面,會在寒暑假期間前往義大利和父親生活。人本與多個民團指出,孩子早已明確表達在台灣就好,擔心回不來台灣,法官根本不聽,孩子須在大年初一坐上飛機前往義大利。而最高法院在傍晚已下達緊急停止執行,直到抗告確定前,女童能在台過年。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週三讀通過,2050淨零排放明確入法,國發會也早已提出2050淨零轉型路徑。但環團調查,有8成受訪民眾並不曉得轉型路徑,倒是被問到,是否支持政府為了減碳來課徵碳費,有超過一半支持。
立委范雲和人本教育基金會接獲國立東港海事的學生投訴,學校在去(2022)年底畢業旅行出發當天,學務主任要求所有集合的學生打開行李,讓教官檢查,有學生拒絕,校方仍執意完成,此舉完全違反教育部法規。
靖娟基金會統計,去(2022)年兒童遭反鎖的個案數是前一年的4.1倍,原因多半是家長將幼兒獨自留在家中或車上,外出或下車後又找不到鑰匙,因此呼籲預防反鎖有「一不三要」,不獨處、要鑰匙、要防護、要察看。
去年11月,發生唐寶寶購買鹹酥雞沒帶錢,遭老闆報警處理,引發風波。唐氏症基金會表示,疫情期間,許多唐寶寶戴著口罩,難以辨認他們的面容與需求,呼籲店家與民眾,能夠先慢下來觀察與聆聽,而基金會也發起「友善商家」計畫,希望為唐寶寶創造更友善的環境。
To improve the low birthrat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plans to increase maternity allowance from NT$20,000 to NT$40,000 for firstborns.With a loud and clear cry comes another new life, yet the low birt
少子化危機幾乎是國安問題,台北市府計畫要加碼生育補助,第1胎從原本的2萬提高到4萬,將成為全台最高。此外第2胎會有4.5萬,生3胎以上則是5萬元。民政局預估,新辦法要到4月4日公布後實施。
根據內政部人口的統計,2022年截至11月份,只有大約12.6萬名新生兒出生。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觀察各大醫院回報,預估12月新生兒大約有1萬2000,也就是一整年度新生兒的數量,大約只有13萬8千多人,比2021年的15萬7019名新生兒更少,再度創下歷史新低。
高雄旗津有一戶13口人家,當中有7個孩子,過去一家全擠在8坪大的房子中生活,靠著打零工維生,但2年前一場大火將房子燒得面目全非,讓他們只能到外面租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有慈善團體得知後,今(3)天上午出動志工團來幫他們重建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