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
-
《食農教育法》週年 小學生種地瓜葉了解飲食與農業連結
|文教科技為了讓民眾更了解在地農業、推廣地產地消,農委會推動食農教育,相關法規施行滿週年,上午農委會舉行成果展,有國小學生透過種地瓜葉體會農民辛苦,也有國中生了解消費者的責任。
-
嘉義推食農教育 鹿草國小設縣內頭座食農中心
|嘉義縣是農業大縣,除了拍拚轉型發展,學校嘛一直推動食農教育。過去是交各學校家己進行,這馬因為需要一个正式平台,整理分享學校的食農教育成果,鹿草國小就成立嘉義縣第一座食農教育資源中心。 教室內底的囡仔,當咧耍食農教育主題的桌仔耍,外口閣有各種無仝的食農教材。嘉義縣為著配合食農教育的提昇,除了有新啟用的食農教育中心,未來青農嘛欲入來學校內底,直接共學生上課。 百大青農蔡文惟:「阮會共所謂的生態佮生
-
推食農教育受肯定 臺南官田國小著貢獻獎
|臺南市官田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已經超過十冬,學校內地、種真多無仝款的菜蔬,予幼兒園佮小學生,自細漢就可以體驗作穡人的辛苦,對土地感恩。最近,學校拿著農委會頒發的「食農教育貢獻獎」。 學生囡仔蹽落菱角田,歡喜咧採收辛苦種出來的菱角,遮是臺南市官田區的官田國小,佮農會的四健會合作,投入大量的資源,佇校內建設濟濟場地,來推動食農教育,已經超過十冬,受著農委會的肯定,得著109學年度的「推廣食農教育傑出貢
-
食安議題受矚 綠委提「食農教育法」草案
|政府開放萊豬進口,也讓民眾更加關切食安議題,有民進黨立委提出「食農教育法」立法,希望增加民眾自主選擇飲食的能力,強化國民對國產農產品認同。 餐桌上的食物從哪兒來?是飄洋過海,或是在地生產,生產過程又是如何?對環境友善或汙染環境?民眾又該如何選擇呢?為了增進國民自主選擇飲食之識能,強化國民對國產農產品認同,乃至於提高糧食自給率,執政黨立委打算提出「食農教育法」立法。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為什麼要
-
嘉義特有農作物變桌遊 推廣食農教育
|為了要讓學生,了解在地食材以及如何種作,嘉義縣教育處製作出一套,嘉義縣特有作物的桌遊教材;讓學生藉著玩食農遊戲,加深對嘉義縣地理環境印象,還可以認識,在地物產。 學童在電腦前討論答案,思考嘉義縣農作物的相關知識。除了有電腦可以玩以外,這些內容也做成桌遊,不但是學校的教材,也可以讓父母和孩子可以邊玩邊學習。嘉義縣鹿草國小校長葉炳成說:「透過認識這些作物,瞭解這些作物,然後進一步的,他可以去嘗試著在校
-
食農教育向下紮根 官田國小分享經驗
|食安問題頻傳,為了讓台灣的食農教育向下落實紮根,南台灣一群關注食農教育的組織,今天在高雄舉辦願景論壇,還請來從民國98年就開始把種稻體驗放入平時課程裡的台南官田國小,分享食農教育的經驗。 大太陽底下,一群小朋友們在稻田裡,幫忙收割,還有老師在旁邊指導,這是官田國小的種稻體驗,每個學期有20個小時讓學生們參與種稻,不只這樣,校園內還有自主農場,種蔬菜和小蕃茄等水果,每個星期都會有一堂食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