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冠疫情蔓延,不只連3日全國單日確診超過25萬人,已經接種4劑疫苗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在昨(21)日確診,必須隔離並遠距辦公至30日,他原本預計本月下旬,要親自前往北非出席參加的「非洲開發會議」,也將改為視訊出席。
新竹一个一歲的嬰仔今年5月確診,經過治療恢復健康,想袂到最近閣確診第二擺。醫師發現嬰仔這擺的病毒量比頂回閣較懸,醫師煩惱是毋是嬰仔穢著新冠病毒,產生抗體的能力有較無好。
新冠本土疫情新增2萬4多例確診,還有中重症68例,死亡37例,創下71天以來新低。至於在昨天公布的高雄某造船廠BA.5群聚,今天又新增4名員工確診,累計這起群聚已經有17人確診。
新冠病毒Omicrom快速傳播感染,台灣累積確診人數已經超過四百萬人,連帶讓各個年齡層、甚至是不同障別者,確診人數也跟著大幅升高。而今年確診人數大幅攀升,不同障別確診人數明顯高於去年,碰到防疫上的問題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更多的困境。現在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及BA.5虎視眈眈,照護人力的嚴重缺乏存在已久,尤其在這波疫情確診人數倍數增加更顯迫切,如何讓醫院的照護人力法制化,長照機構的照護人力、居服員以及外籍看護制度更完善,已經是當務之急。
美國總統拜登確診,但因為已接種4劑疫苗,症狀很輕,還能隔離辦公。專家認為,高齡者年紀愈大,罹患慢性病機率越大,會讓病情變得複雜,也是重症高風險族群。就算康復後,也可能出現腦霧、注意力無法集中等長新冠症狀。
新冠疫情全球確診人數超過五億人,而台灣也有超過四百萬人確診,疫情從之前的急性發作期走向了下一個階段,與疫共處成為人們長期抗戰的日常。社區疫情的擴大、確診病例的增加,也使得民眾不禁感到憂心。「與病毒共存」是這場與新冠病毒戰役的最後一哩路,大人小孩受到的衝擊前所未見,在同舟共濟的時代,做出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自主應變與彈性面對並且多加善用資源,才能避免或降低瘟疫的傷害。
大學指考轉型分科測驗將在7月11和12日登場,由於是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最後一次入學考試,教育部長潘文忠上午表示,研擬讓輕症或無症狀的確診考生,經醫師診斷後也可以應試,到時各縣市都會有獨立考場,這將是疫情以來,首度有大型考試開放確診者應試。
國內今(14)新增本土確診6萬6千餘例,其中台中市破萬例、高雄確診數也逼近萬人大關,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南區醫療量能緊繃,專責及負壓病床剩不到5百床,現為南部疫情高點,預估未來一週開始下降。
新冠疫情延燒到政治圈,繼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還有指揮官陳時中確診之後,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以及社區防疫組長薛瑞元3人都確診了;至於陸委會主委邱太三確診,在居家照護期間會以遠距方式工作;而桃園市長鄭文燦確診,在這段期間會以視訊方式來主持防疫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