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美洲為主的馬雅文明,是考古研究的重點項目之一。而現在有考古團隊,經由光學雷達科技,掃描了瓜地馬拉的原始森林,發現埋在森林下方的古馬雅遺跡,其中還發現到連結了上千個聚落、長達177公里的公路網,有可能是全球第一個「高速公路系統」。
2024年台南即將建城滿400年,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與成大等考古團隊合作,啟動一系列的考古挖掘溯源行動,盼能找到更多400年的軌跡,而今(2022)年首次針對原住民西拉雅族的「蕭壠舊社」挖掘,挖出4000多件古物,成果豐碩,讓西拉雅族的歷史有更多呈現。
考古學家最近在義大利托斯卡尼地區的一個浴場遺址、發現了20幾個青銅像,年代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這項發現非常罕見,專家認為有可能改寫義大利過渡到羅馬帝國的歷史。
電視劇曾經出現過,19世紀江戶時代,有醫生替病人吊點滴、注射盤尼西林,以及戴口罩防止傳染病等近乎天方夜譚的情節。不過,澳洲和印尼的考古學家經過兩年的研究證實,位在印尼加里曼丹、生活在3萬1000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就已經可以進行安裝義肢的手術,是古老醫學的重大發現。
阿根廷考古學家最近發現一種裝甲類恐龍是生存在白堊紀早期,大約1億年前兩足行走甲龍,這種恐龍命名為「冕岩持盾龍」,是南美洲第一次發現的裝甲類恐龍,也證明白堊紀早期裝甲類恐龍的分布,比以前學界認為的還要更加廣泛。
花蓮縣政府公告2處縣定考古遺址,一處是七星潭四八高地,考古人員在此發現大量陶器與網墜,經鑑定為新石器時代的海洋適應遺留;一處是卓溪鄉1000多年前的黃麻遺址,完整保存布農族舊社聚落。
位於亞洲心臟地區的阿富汗,是古老文明的搖籃。漫長的歷史洪流讓阿富汗始終動盪不安,過去30年更飽受戰火和無能政府的摧殘,除了民生凋蔽,連珍貴的歷史寶藏都因為經濟利益考量而岌岌可危。位於東部的梅斯艾納克被喻為本世紀最偉大的考古遺跡,由於鄰近銅礦地,在中國取得採礦權後,遺址保存恐怕萬劫不復。
位在中國四川的三星堆遺址,出土文物當中,青銅器人頭長相奇特,曾經被猜測是「來自外星人的文明」。最近這裡又新出土大量文物,包括薄到像紙張的青銅片。考古學家指出,三星堆遺址與中國其他地區文化有緊密聯繫,年代已經確定是距離現在大約3200年的商朝晚期。
國立宜蘭大學神農校區「宜蘭農校遺址」是縣列冊考古遺址,校方最近在神農校區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建築基地發現2處墓葬遺址,並挖掘出土文化遺物及生態遺留,包含人骨、動物牙齒、琉璃管珠與疑似金鯉魚文物,初判是400年前留下來的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