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國發會已經提出官方版路徑,國內環保團體今天舉辦民間論壇,以國際模型來推估台灣的減碳路徑,環保團體認為,在2030年應減碳35%至40%。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說到世紀尾全世界的升溫恐怕很難控制在1.5°C,若照目前的減碳進度,恐怕會升溫到3.2°C。
總統蔡英文宣示,將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了達成目標,國發會今(30)日提出四大策略,積極推動減碳,2030年前約要投入近9000億預算。
美國中部近期遭遇龍捲風浩劫,也讓人了解大自然的毀滅性威力。1978年,澳洲的北領地曾經遭遇一場毀滅性天災,當時有一對夫妻,在朋友的協助下打造太陽能村,這40多年以來,住戶也擴增到13戶,度過環保減碳生活。
六都中有三都,已經通過「低碳城市」等自治條例,綠色和平今(13日)邀請尚未制定相關自治條例的縣市首長,包括北北高,一同來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路徑,並啟動減碳規劃,雙北市長皆表示,到2030年要達成減碳30%的目標,高於中央的20%。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峰會將在11月登場,而在氣候暖化的威脅之下,各國開始出現海洋生態危機,像賽普勒斯的海水升溫,危及珊瑚生存。而在日本,有許多著名的海藻類,也幾乎採不到了,前往日本訪問的氣候峰會主席,則呼籲日本要提高減碳目標。 潛入水中,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的海洋生態學家路易斯,正在做海水溫度對生態影響的監測記錄。過去9年來路易斯監測到,海水升溫危及珊瑚生存,藉此呼籲加強維護海洋。 「
今天上午高雄空氣品質測站出現難得的普通到良好等級,但南部長年空品不佳,今年4月4日兒童節,高雄各環團將再一次集結遊行,呼籲市長陳其邁兌現補選時的環保政策,也希望政府重視空汙侵害孩童健康的問題,從減碳、降低空汙應變門檻等多方向,改善高雄空汙。 環保團體31日上午聚集在高雄市政府門口喊口號,高雄空氣品質長年不佳,最近更是動不動就亮警示燈號。環團擔心孩童的健康,決定4月4日再一次上街遊行,提出包含
減碳是全世界要面對的課題,目前環保署也在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今(17)日上午綠色和平與學者共同出席記者會,指出若依照環保署先前提出碳費費率,每公噸台幣100元,恐怕沒有減碳效果,認為至少每噸要35美元、近千元台幣。環保署表示費率目前尚未確定。 要落實汙染者付費原則,找出有效處理碳汙染的政策工具,綠色和平上午舉行記者會,認為對排碳者徵收碳費是方法之一,但目前環保署推動相關修法卻未提及細
推廣旅遊,嘛兼顧環保減碳,屏東縣政府佇潮洲等的一寡所在,設立公共跤踏車P-bike的系統,騎腳踏車踅市區,沓沓仔耍,心適閣趣味。 屏東縣政府大力推廣公共跤踏車Pbike,今年佇潮州鎮建置新點,配合潮州火車頭閣有客轉運站,打造更加完整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閣連結潮州鎮內的主要商圈和景點,就是欲達到「旅遊減碳」的目標。抑望欲予民眾騎了愈四序、愈安全,Pbike閣再升級,大大調整跤踏車的設備。 為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