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舉辦文史走讀團,串聯周邊的鄉鎮變做連結社區的重要角色,打造出互利共好的合作。今晚8時,南部開講就要帶觀眾去嘉義看看。更多內容請見影音新聞。
臺南善化的六分社區,本底是靠製糖出名的庄頭,毋過這幾冬煞人口流失誠嚴重,社區為著欲行銷地方,舉辦營造成果展,閣邀請94歲的老大人來紹介糖廠的歷史,予民眾閣較認捌在地文化,嘛帶動觀光經濟。
你熟悉社區的村里長嗎?今年選舉落幕後,陸續傳出村里長賄選等負面新聞。其實許多民眾都不太曉得村里長確切的工作內容,好像除了年節辦活動、選舉時當造勢樁腳外,就沒別的印象了。但其實有愈來愈多村里長開始擺脫雜工形象,當起了社區營造的專業經理人。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美國環保署合作,邀集青年參與「解決海洋廢棄物」創新挑戰,今(2022)年獲32個國家、84件投稿,最高分的前3名分別來自奈及利亞、加拿大及馬來等不同國家,各自以改變社會行為、表演藝術及設計垃圾攔截裝置等創新手法,提出解決海廢問題方案。
為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精神,並補強社會安全網,《精神衛生法》修正草案在立院三讀通過,除了納入社區支持資源,讓病人出院後得以重返社區生活,強制住院改採法官保留原則,並採參審制,強制住院不得超過60天,新法預計總統公布後2年施行。
台東富岡漁港社區正在凋零,不過現在有返鄉的年輕人,在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輔導下,結合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線上導覽,內容包括富岡漁村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和小吃,希望活化社區。今(4)日正式推出線上服務,遊客可以事先在富岡社區發展協會的「富岡港港好」粉絲專頁,購買150元的導覽序號券開啟這項服務,而結合導覽服務的小吃店也有提供優惠。
為著照顧長輩的目睭健康,南投的集集衛生所佮驗光師公會,特別去到八張社區,免費為序大做眼底篩檢,閣有善心企業贊助上新的機器,免先點檢查藥水就通檢查,減少看目睭時的無爽快,實在非常貼心。
嘉義的大埔鄉,是嘉義縣內人口最少的地方,它在阿里山山脈上,比鄰曾文水庫。不過原有的河谷平原已經被水庫淹沒,農業發展受限,人口嚴重外流,各種資源缺乏。在村長的帶動下,居民巧妙地使用水庫的漂流木,做成小提琴,希望發展小提琴產業來振興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