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去投訴,講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景觀工程共24欉大樹攏剉掉。護樹團體今仔日開記者會批評,這毋但是損害歷史景觀,嘛無尊重受難者前輩所種落來的樹仔。毋過博物館表示,剉掉的樹仔毋是受難者種的,而且有的已經破病,無法度正常成長矣。
位於新北市新店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前身是在威權統治時期的景美看守所,園區當中的建築、植物,對於政治受難者和家屬來說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有民間團體指出,園區要進行景觀工程,沒有先對外進行溝通說明,就粗暴砍除或移植具有紀念意義的樹木,要求暫緩施工,並依法提報珍貴樹木和文化景觀。
國家人權館最近和夾腳拖劇團推出一齣戲,內容是馬來西亞的華人陳欽生佇白色恐怖時期含冤落獄,媽媽對馬來西亞去綠島看in後生的故事。希望予大人囡仔,會記得這段過去的歷史。
2011年臺灣國家檔案局開放政治檔案予民眾去看,毋過遮的檔案按怎解讀,國家人權博物館和台灣民間真相和和解促進會,用冬外的時間,解密崔小萍、蔡懋堂等等4个人的審判檔案,出版一本叫「政治檔案會講話」的冊,希望成做解讀政治檔案入門的工具冊。 曾做過中國廣播公司濟濟廣播劇的崔小萍女士,1950年到1970年代誠衝,不過因為初中捌和共產黨接觸,1968年予政府認定參加叛亂組織,無自首,落尾關9年4個月。這馬
70冬前,頭一批政治犯、去予人送去綠島關,有袂少政治犯因為按呢家庭破碎,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年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以離散和監禁為主題,邀請國內外19位創作者,以文學、影片、藝術品、來回應綠島監獄的過去和現此時。 一幕一幕閃過的畫面,反映白色恐怖時期火燒島的種種模樣,綠島人權藝術季今年第三年舉辦,主題叫假使綠島是一面鏡,主視覺這張相片,就是人權和藝術鬥士歐陽文前輩,佇綠島關12年時翕的。 政治
講著人權,雖罔伊是一个概念,毋是實體的物件,不過煞和咱每一个人攏有牽連。國家人權博物館舊年挑12組創作者來畫人權繪本,今仔日人權館向外界分享成果,人權館館長嘛講,會和相關單位合作,希望作品冗早出版。 國家人權博物館佇舊年徵選12組創作者,創作以人權做主題的教育繪本,經過4個月,11這工舉辦發表會,展現初步的成果 親像這本「Isnavan tu iskuzakuza 教學日誌」,是一本全部用布農族語
國家漫畫博物館當咧籌備,佇臺南的臺灣歷史博物館,最近買著一批二戰時期,臺灣的尪仔冊文物,其中包括1960年代上搶市的兒童雜誌「王子」,王子雜誌的創辦人-蔡焜霖嘛來到位,講起50外冬前、為怎樣欲創辦這本兒童雜誌。 囥佇桌仔頂的,攏是早期珍貴的兒童雜誌佮尪仔冊,其中王子雜誌是足濟人做囡仔時的記持,創辦王子的蔡焜霖,由文化部官員佮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陪同,來到臺灣歷史博物館,伊看著王子的創刊號佮遮爾濟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