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在18日宣佈,要減少對俄羅斯的石化燃料依賴,因此將要求會員國投資再生能源和節電設計,最終可以讓歐盟不再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以及天然氣。只不過,想要達成3千億歐元的投資目標,最快要2030年。
歐盟相關單位宣布從16日開始,取消歐盟境內搭飛機強制戴口罩措施。而日本政府也同時提出考慮放寬戶外人數不多的地方,允許民眾不用戴口罩。但歐盟和日本的防疫專家也都有強調說,要維持社交距離、做好手部清潔,這依然是重點。
考慮到烏俄情勢可能演變為長期戰,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也得很長一段時間,法國總統馬克宏9日在歐洲議會演講時,提議推動一個新的「歐洲政治共同體」,表示能保護烏克蘭、英國等在歐洲卻沒有加入歐盟的國家,也讓俄羅斯永遠無法拿下烏克蘭。
歐盟討論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祭出第六輪制裁,醞釀在今年底前分階段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大幅削減蒲亭的軍事費用。歐盟從過去高度仰賴俄羅斯能源,到現在要盡快戒斷實現能源自主,面臨著轉型大挑戰。液化天然氣雖然是個替代選擇,但價格高貴,碳足跡更高,經濟與環境負擔備增。也有人認為這是加速綠能轉型的契機,農村沼氣發電鹹魚翻身。
歐盟在2日討論對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祭出第6輪制裁,在俄羅斯的最大能源客戶德國表態贊成之後,最快4日將提案,逐步禁止俄羅斯石油進口。而且歐盟也表達,如果成員國以盧布支付俄方的天然氣費用,將違反制裁原則。
歐盟公共健康機構27日正式對新冠後疫情時代,發表完整的統計報告,指全境總人口有6成到8成的人全都感染過,整體進入了後緊急狀態階段,不再需要大規模的報告病例,反倒是要把焦點轉向兒童的疫苗接種,以及抗病毒藥物的研發計畫。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8日向駐基輔的歐盟大使,遞交申請加入歐盟的問卷,預計六月可以取得候選國地位。另外俄羅斯總統蒲亭,18日則宣稱,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已經失敗,並且付出高通膨和高失業率的代價。俄烏戰爭持續當中,俄羅斯國防部18日宣稱,空襲烏克蘭西部利沃夫附近的一個後勤中心,並且摧毀了存放在此的大量外國武器。
俄烏戰事爆發以來,俄國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就成為戰況之外兩邊爭論的焦點。歐洲特別是高度仰賴俄羅斯天然氣的德國礙於制裁,堅持要用歐元和美元付款,俄方則要求歐洲客戶要改付俄羅斯盧布。就在談判陷入僵局,歐洲可能面臨斷氣危機時,俄羅斯的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設在德國的辦事處,遭到歐盟執委會以涉嫌違反「反托拉斯法」的名義進行搜索。
對於烏克蘭布查鎮屠殺事件,歐盟委員會5日宣布對俄羅斯加重制裁,包括禁止購買俄羅斯煤炭以及禁止俄國船隻進入歐盟港口;俄羅斯總統蒲亭當天則宣布,嚴格把關敵對國家的糧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