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朝野協商,昨(10)日達成初步共識,包括加熱菸納管、吸菸年齡調高至20歲等,預計13日三讀通過。修法重點有哪些?《公視新聞網》一文整理。
紐西蘭13日通過禁菸法案,2023年起,14歲以下者終身不得買菸,堪稱全球最嚴格禁菸法。另外,當天總理阿爾登答詢完坐下後爆粗口,但不雅字全因麥克風沒關而收錄。
你還記得以前很常見的「紙火柴」嗎?業者可以拿來做廣告,對消費者來說也非常實用。不過,日本最後一家生產紙火柴的公司在6月收攤了。在懷舊背後其實有一個正面意義,就是日本的吸菸人口明顯減少了。
宜蘭縣政府公告8月1日開始,除學校、博物館、電影院及大眾運輸系統等地點禁止吸菸與電子煙,縣內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店的騎樓與庇廊,也全面禁止吸菸。部分吸菸者認為,不反對禁止,但抽菸的地點越來越少,應該要有配套,在縣內規劃更多吸菸區;但也有民眾認為,如此很好,吸到二手菸的機率大幅降低。
台北市推動無菸城市,將信義區廣場、跟西門捷運站,劃設禁菸區後,明年起將擴大至台北車站。原本走出車站,跨過紅線就能吸菸,現在通通禁止,違者最高開罰1萬元,也能改善二手菸危害,與亂丟菸蒂問題。
吸菸有害身體健康,紐西蘭9日宣布,啟動「2025年無菸行動計畫」,目標在2025年之前,將吸菸人口減少到低於5%;而且新法生效後,從2027年開始,逐步提高吸菸法定年齡,14歲以下的青少年,將永遠不能合法買菸。如果新法順利通過,紐西蘭將成為僅次於不丹,全球對香菸販售最嚴格的國家。
近年來台灣吸菸人口逐漸下降,但肺癌的發生率卻依然逐步上升,關鍵因素到底是什麼,一直是學界研究重點。國研院建構了研發服務平台,為產學界提供大數據、AI等科研技術來支援研發,並首度徵選出亮點成果,其中有團隊,利用平台資源,解析不吸菸肺癌的成因和進展;除此之外,還有基因工程、電晶體、類神經網路架構等研發領域。
吸菸除了會增加罹癌風險,還有可能會帶來失智症影響。台灣和中國跨海合作研究,利用腦脊髓液分析,發現吸菸者腦中的失智症危險因子和發炎因子,都比一般人還高,但神經保護因子相對較低,證實吸菸會對腦部造成影響。 吸菸者在全球各地都不算少數,有很多人都知道會導致癌症等各種疾病發生,但是對於腦部的影響,卻因為很難取得大腦組織,因此一直沒有直接證據。但台南安南醫院和北京大學、溫州醫科大學合作,發現吸菸會增加罹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