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用電大戶電價即將調漲,加上大小停電事故頻傳,讓各界關心電力結構問題。國內正致力發展再生能源,其中又以風力和太陽能占比較高,但再生能源的瞬間變化很大,容易造成電網的頻率波動,影響供電穩定。目前國內儲能發展還在起步階段,接下來能跟上綠能發展嗎?
日本東京連3天氣溫飆升到超過35度,企業跟家庭用電量都大增。東京電力公司估算27日剩餘用電量將低於5%,還首次發布了「電力供需緊迫警告」。
3月大小停電事故不斷,近來甚至傳出為避免電力系統崩潰,台電今年設置了緊急啟動低頻卸載機制,納入戶數超過300萬戶。也就是說未來如果發生大停電,將是優先停電對象,而且台電也不會告訴用電戶,目前電費帳單,只能看到A到F限電組別。台電表示,列入低頻卸載的用戶,只有遇到重大停電,才會被停電,不會鎖定特定地區,每年會調整。
為著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國發會規劃逐年的用電成長率是2%,希望2050年的時陣,這再生能源會當衝到7成,目標2030年先減少碳排20%~25%。
日本在16日深夜,發生規模7.4地震,福島縣到現在還有2個火力發電廠機組沒有恢復供電。而日本從21日晚間開始,因為低氣壓以及寒流影響,使得暖氣的用電量增加,這也讓東京電力,還有東北電力公司擔心,如果用電量還持續提升的話會導致停電,因此相繼發布用電緊迫警報。
3月初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發生事故,全台無預警發生大停電,災情遍佈南北,造成產業損失嚴重。一年內台灣已發生3次嚴重跳電事故,凸顯了台灣傳統電網脆弱的問題。能源局及產業人士皆指出,將傳統集中式電網改為分散式的「智慧電網」,將是未來能源轉型的關鍵。
303全台大停電,8大工商團體,2天前才向總統提出建言,沒想到就接連停電,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直言,台灣的能源政策是危險的,政府應該解問題,而不是急於解釋。另外,也有學者指出,核二廠2號機,明年3月除役,而新建大潭燃氣機組、綠電,也緩不濟急,預言明年電力缺口更大,跳電機率恐怕會更頻繁。
荷包縮水是年後各行各業普遍遭遇的問題,政府調降進口稅都壓抑不了石油與天然氣的漲勢。以天然氣為例,過去一整年亞洲、美國平均上漲了2.5倍,歐洲地區則是飆漲了5倍。眼看國際油價一路朝破百的方向挺進,土耳其、希臘、波蘭、義大利、乃至於英國,老百姓相繼上街示威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