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兼職
-
公懲會改制「懲戒法院」 公開審理將成常態
|兩岸過去審議公務人員懲戒案件的公懲會改制為「懲戒法院」,今天正式揭牌。新制上路後,未來懲戒法庭將改採公開審理原則。另外受矚目的就是納入參審制度,讓民眾未來也可以參與職務法庭的審理,和法官一同審判懲戒案件。 台大校長管中閔被指控在擔任公職期間違法兼職,去年遭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記申誡處分,當時罕見主動公開審理,引發議論。不過,公懲會從17日開始正式改制為懲戒法院後,其中的懲戒法庭就將以「公開審理」為原則。
-
公懲會今轉做"懲戒法院" 改為一級二審制
|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天上午主持揭牌儀式,「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正式更名為「懲戒法院」,未來將負責審理公務員、法官、檢察官的懲戒案件,而合議庭審理案件改採「公開審理」,還從「一級一審」改為「一級二審」,不服裁判結果,可提「上訴」或「抗告」。另外,懲戒法院成立後,還有另一項受矚目的,就是納入「參審制度」,民眾未來也可以參與「職務法庭」的審理。 台大校長管中閔被指控在擔任公職期間違法兼職,去
-
管中閔被控違法兼職案 公懲會判申誡處分
|兩岸台大校長管中閔在馬政府時期,曾擔任國發會主委,他在任職期間,曾匿名幫壹週刊撰寫社論,被監察院彈劾。今天公懲會再判管中閔「申誡」處分,認定管中閔有獲取稿費67.5萬元事實,違反公務員不得兼職的規定。管中閔則在臉書引述「青蠅白璧」的原文,將自己比喻成被讒言陷害。 台大校長管中閔日前擔任國發會主委期間,匿名幫壹週刊撰寫社論、賺取兼職稿費,遭監察院彈劾,移送公懲會審理,7、8月份開庭,管中閔都有親自出席
-
浩鼎案遭彈劾判記申誡 翁啟惠提再審
|兩岸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案,通過彈劾移送公懲會。今年4月,公懲會認定翁啟惠沒有據實申報財產並且未揭露利益衝突等違失,判記申誡。翁啟惠向公懲會提再審,希望能洗刷申誡汙點,公懲會4日上午公開審理,成為繼台大校長管中閔涉違法兼職案後第二起公懲會主動公開的案件。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身穿黑色西裝,走向司法院大樓。公懲會繼前天首度公開審理台大校長管中閔的兼職案後,4日上午再度公開審理翁啟惠的申誡再審案。 記者
-
公懲會今審管案 管中閔批政治迫害
|台大校長管中閔在馬政府擔任公職期間匿名替壹週刊撰寫社論,獲得稿費,監察院認定違法兼職,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今天下午開庭審理此案。管中閔親自出庭怒批,如果不是台大校長遴選事件,自己不會被迫站出來,過去一年間他遭受鋪天蓋地的政治迫害,當權者只找到社論稿費的收入,就將他羅織入罪。法官回應,會依證據做出審判。 台大校長管中閔走進台灣高等法院,親自出庭為自己辯護。2012年到2015年他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經建
-
管中閔兼職案 台大教評會:無違反事證
|監察院日前調查台大校長管中閔兼職案,台大校教評會上周五認定,管中閔沒有違反教師兼職處理原則的具體事證,但教評會委員之一、電機系特聘教授吳瑞北揭露,議程是開會前一天才補列,沒有附件資料,程序上不周延不恰當,不願為決議背書,要求留下不同意紀錄。 被監察院調查任職台大教授時違法兼職,台大校長管中閔3月23第一次主持校務會議時,曾首次公開回應。 管中閔表示,「我那時候可以感覺到監察院又看到報稅資
-
監委:管任公職兼職所得 未報准逾千萬
|監察委員追查台大校長管中閔,過去擔任中研院研究員、行政院政務委員、台大財金系教授等公職與教職期間的兼職狀況,發現15年間,管中閔曾分別在八個單位兼職,但都不一定有經過服務機關許可或核准,而總計所得,大約是1600萬元。監委王幼玲呼籲,現任的台大校長管中閔,要好好處理過去台大教授管中閔的問題。 監察院今年一月中,因為時任政府官員的管中閔常態性,為媒體匿名撰寫社論,通過對他的彈劾,繼續追查發現,管中閔
-
管涉違法兼職遭彈劾 匿名寫社論亦起議論
|兩岸媒體改造學社與傳播學者認為,媒體應監督政府,由管中閔寫社論,代表媒體立場,雙方角色錯亂,閱聽眾也無從判斷,雙方都未堅守媒體與黨政之間的界線分際。 監察院15日公布台大校長管中閔過去擔任公職期間,替壹週刊長期且匿名撰寫社論,涉及違法兼職,再次引發爭論!媒體改造學社與傳播學者認為,先不論公務人員兼職的爭議,嚴重的是,雙方未能堅守媒體與黨政之間的界線分際,已損害閱聽眾權益。 媒體改造學社召集人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