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從1月1日起,有劃設停車格的人行道或騎樓都須停在停車格內,違者機車可處600元至1200元罰款,自行車300元至600元罰款。但目前縣府劃設的停車格並不普遍,讓部份民眾感到不便,縣府表示,部分騎樓為私人產權,劃車停車格的確遭受一些阻力,會持續溝通。
人行道路磚若凹凸不平,民眾踢到可能踉蹌或摔倒。高雄一名蘇姓男子,2016年3月走路經過高雄三民區陽明路人行道時,因踢到路面磁磚與排水孔蓋的高低差跌倒,頭部撞擊到路燈基座而四肢癱瘓。一審申請國賠但市府上訴,日前二審判決出爐,法官認為男子受傷與市府過失有因果關係,判賠775萬,全案可上訴。
高雄輕軌運量在元旦假期創下佳績,元旦當天運量達4萬6970人次,更是創歷年元旦新高。儘管運量有好成績,但位於大順與博愛交叉路口、去年10月初剛通車的輕軌愛河之心站,及正在施工的大順路段,人行道多處破損,對嬰兒車或輪椅族並不友善,捷運局表示,會盡快召開跨局處會議處理。
行人交通安全問題再度受到檢視,就有民眾指出,台中烏日高鐵重劃區內有個路段的人行道,上面充斥著路燈和變電箱,幾乎封死了行人行走的空間,許多民眾認為行人路權的確長期被漠視。市府則回應,將邀集各單位現勘,研議遷移電箱。
為了維護行人通行權益,立法院交委會昨天審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修正草案,初審通過新增民眾檢舉違規項目,未來在橋梁、隧道、圓環、人行道、快車道等臨停或違停,民眾可檢舉開罰,最快明(2023)年上半年實施。
為著欲維護過路人行路的權益,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昏審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修正草案,初審通過,新增加民眾檢舉違規項目,未來佇橋頂、磅空、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斑馬線、快車道、臨時停車或者是違規停車,攏會當透過民眾檢舉來開罰單,這項新法上緊明年頂半年施行。
台南成功大學校區周邊的小東路,因緊鄰成大跟成大醫院,除了學生跟附近住戶,看診病患也有大量停車需求,校區停車格供不應求,於是校外人行道雙邊也劃了大量停車格。就有許多民眾因為習慣邊騎邊找停車格,而騎上人行道遭檢舉,短短100公尺左右的人行道,警方每天都要開出70多張罰單。
改善行人交通安全,近幾年各縣市陸續劃設標線型人行道,設置上比實體人行道方便,經費也較便宜。但因和一般道路區隔不明顯,易遭汽機車違停占用,也被汽機車族抱怨壓縮用路空間。
台北市內湖區一所國小今(20)日上午9時多驚傳學生墜樓意外,校方趕緊打119到場,救護人員發現男童意識清醒但腳部骨折,所幸沒有生命危險,已送往三總急救,詳細墜樓原因仍待校方調查釐清。台北市內湖區某國小吳姓輔導主任表示,「我們有位6年級學生大約在9時30分的時候從4樓墜樓到外面的人行道上,目前送醫的狀況意識都還算清楚,經過初步的檢查是有骨折的現象,其他部分是目前狀況都還好,也通知了他的家長,還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