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國民參與審判,如何把艱澀的法律用語,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講白話」成了檢辯一大考驗。國民法官案件必須投入更多心力及成本,檢察官和一般律師普遍意願都不高,檢辯人數能否因應案件,值得觀察。而職業法官開庭除了要專注審理,也要時刻留意國民法官,協助解釋法律用語,勢必得練就一心多用的功夫。新制上路,為審檢辯3方都帶來挑戰。
國民法官制度已經起跑,你、我都有可能走入法庭,與職業法官一起審判。不過從法案推行開始,對於職業法官的意見是否產生「權威效應」,影響到人民決定,成為附和的背書工具,未來如何避免一直受到討論。還有,當人民面對攸關生死或自由權的判決,能否承受住壓力,也是不能忽視的影響層面。
Taipei District Court judge Chen Po-chun went missing while mountain climbing in Taichung on Sept. 11. Firefighters and search and rescue personnel spent three days searching for him. His remains were
法官陳伯均11日與家人前往台中和平區的池有山、桃山登山,疑因路況不熟迷途。台中市消防局昨連夜徵召攀岩專家上山,今(14)日上午再出動搜救人員搭直升機上山協助搜救,7時45分發現陳男在其失聯地點下切約90公尺處,正設法將遺體運送下山。法官陳伯均自11日失聯後,台中市消防局連3天搜索,先是在峭壁與下切40公尺處發現2支登山杖,由陳妻確認為陳男所有昨日則在附近又尋獲他的帽子、眼鏡盒、1只鞋子與背包套。陳
法官陳伯均11日在台中的池有山登山失聯,消防及搜救人員經過4天搜索,今(14)日上午7時45分,在他失聯地點下切處的竹林中尋獲他的遺體,將設法透過直升機運送下山。
前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涉嫌於民國86年到106期間,與富商翁茂鍾長期不當接觸、並透過妻兒買股票牟利5千多萬,懲戒法院一審判決罰俸1年,約354萬元,引發輕判討論。全案上訴後,今(2)天二審宣判,改判撤職,停止任用1年,全案定讞。石木欽透過委任律師,表達遺憾,批評這是一個因人設事的判決。
2019年發生的台鐵刺警案,促使監護處分制度受到高度關注並完成修法,除拉長監護期間外,次數也得以不斷延長。然而,監護處分修法卻也留下諸多問題,例如犯罪情節輕微一旦連結到監護處分,法律效果是否符合比例原則?此外,監護處分如何符合正當程序之要求,都是社會安全網有待完善的未竟之路。
6月10日,馬來西亞首相署宣布廢除強制死刑,被各界視為是邁向「全面廢死」的重要一步。不過,廢除強制死刑不代表馬來西亞往後都不再執行死刑,而是讓法官在處理犯下謀殺、走私毒品等罪行時,能行使量刑的裁量權,決定是否處以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