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蘇澳有農民的水稻田遭布袋蓮入侵,憂心若不清除,明年無法種,水質也會受影響;該農地位在52甲溼地範圍內,但因濕地保育利用計畫仍未通過,屬於私有土地,公部門到底該不該介入管理,也引起討論。
雲林斗南田頭、新庄,超過百甲農田面臨無水可灌溉,讓當地農民相當無奈。對此,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表示,因為舊井抽不出水,已在鄰近規劃新井挖掘,預計要到明(2023)年底才能完工,這段時間將從後庄埤調配地面水應急。
台中霧峰一家農場業者4日因為廠區鍋爐馬達故障,導致重油外洩,順著灌溉溝渠擴散到附近數10甲的水稻田。環保局獲報到場稽查確認違規事實,將對業者開罰,當地農民則表示相當無奈,希望業者和政府出面處理。
台東縣每年舉辦的熱氣球嘉年華會,其中自由飛的項目經常會因為氣流不穩,隨時需要降落,有時候會降落在農田造成農民損失,特別是有機農田,由於熱氣球一降落需要輔助的車輛和人力進入田裡,造成有機田環境被破壞,引起農民不滿。
「朱鷺」被列為國際保護鳥種,曾一度在日本滅絕。不過2008年,新潟縣佐渡島啟動復育計畫,現在有如鳳凰重生,復育有成。另外,動畫大師宮崎駿作品《龍貓》取景地、埼玉縣所澤市的狹山丘陵,當地市府打算透過群眾募資買下來保護。
俄烏戰爭讓全球糧食危機雪上加霜,非洲不少地方最近更有旱災加上蟲害。南非西部出現25年以來最嚴重的「蝗災」,幾萬公頃的農田被「蝗蟲大軍」吞噬。而在東非的索馬利亞則是連續第四季沒有降雨,作物和牲畜都缺水死亡,很多孩子因為營養不良,瘦成皮包骨。
宜蘭水田眾多,成為候鳥重要的棲息地。羅東林管處為讓水田成為友善候鳥的休息站,2018年起與蘭陽溪口南北岸的在地農民,與魚塭漁民合作,給予補助,讓農田進行一期稻作時不灑農藥,不除田埂雜草,提供水鳥食物來源。經林管處洽談,目前合作農田已達10甲,魚塭則有7.41公頃,經統計,候鳥密度確實有因此計畫增加。
監測農田汙染,台中市環保局現在採用一種「重金屬監測離子交換樹脂縮時膠囊」,這項新的智慧科技工具,因為成本低、維護比較容易,所以能廣為投放在水路的上中下游與農田周圍,有效監測水質的狀況,鎖定汙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