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白河地震影像保存的關鍵人物,是當年服務於台糖公司,後來進入中視新聞部的賴澄茂先生。他不只在白河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以登高方式記錄嘉義市中央圓環一帶的震後大火,還在第二天登上軍方勘災直升機,拿著八釐米老式攝影機以空拍方式,從震央附近的白河山區一路記錄到嘉義市中心,成為現今白河地震最珍貴的影片與教材。台灣百年來地震的紀錄研究,都是希望在了解活動斷層的特性之外,也能找到地震重複間隔的頻率,好做為防減災與災害機率計算的基礎。
台灣近代史上造成死傷最嚴重的地震,是發生在1935年4月21日的新竹台中地震,總計造成了三千多人死亡,房屋受損不計其數。如今屆滿87週年,為了讓台灣的民眾了解地震的無情與可怕,改制前的台中縣政府透過出版屯子腳大地震專輯與老照片特輯,詳細記錄了1935年的大地震對中部民眾的影響。這些百年來重大地震留下的珍貴紀錄與經驗,都是台灣面對地震挑戰重要的研究基礎。
23日凌晨1時41分,花蓮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6地震,氣象局表示,規模6.6的地震為今年最大,323地震也是921地震後,台灣本島或沿海地區排名第5的大地震。專家示警,全世界地震活躍期慢慢來臨,甚至已進入活躍期的週期。但也有不同意見認為,以現有資訊推論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的說法稍嫌「跳躍」。
台東池上鄉的池上斷層,是全世界位移速率很快的一條活動斷層,台灣地科界在這裡記錄到斷層潛移的觀測資料,累積相當豐富的科學數據。其中有位功不可沒的法籍地質學家安朔葉教授,從1981年開始每年到台灣進行研究,讓池上的活動斷層,成為國際地震研究的重點之一。另外中研院地科所在全台灣還有離島打造的30幾個寬頻地震站,除了與世界最大的地震資料中心進行資訊交換外,也在全球地震觀測上做出貢獻。
宜蘭縣南澳鄉,下午1點11分,地牛翻身,發生規模6.5地震。緊接著,1分鐘後,又再發生規模5.4地震。其中,規模6.5的地震是今年全台最大規模地震,也是南澳鄉當地「隱沒帶」自1980年以來最大的地震。氣象局表示,不排除三天內,還會有規模超過4的餘震發生。
台灣地震頻繁,尤其是花東縱谷,更是台灣地震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花蓮東華大學成立了東部地震研究中心,整合了東部所有的地震觀測研究,將可以提供最完整資料。 東部地震研究中正式在花蓮的東華大學揭牌啟用,921大地震後,台灣投入大量的經費及資源進行地震相關研究,北部設於中研院的台灣地震科學中心成立已逾十年,全台各地也建置了許多地震觀測網,東華大學整合了國科會、氣象局等多方資源,在地震發生頻率最高
台灣地震頻繁,尤其是花東縱谷,更是台灣地震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花蓮東華大學成立了東部地震研究中心,整合了東部所有的地震觀測研究,將可以提供花東地區地震最完整而且密集的觀測資料。 東部地震研究中心今天正式在花蓮的東華大學揭牌啟用,921大地震後,台灣投入大量的經費及資源進行地震相關研究,北部設於中研院的台灣地震科學中心成立已逾十年,全台各地也建置了許多地震觀測網,東華大學整合了國科會、氣象
(氣象局/地震報告中心/出面解釋,昨天地震(左),最近3月27號/發生地震程度6.1(右),兩地/接近,為何?以前921地震/斷層/影響/是。) ==================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昨天地震的震央,跟今年3月27號所發生的6.1地震的震央,相當接近,都是跟921所造成的應力調整有關。 -2(6/2)下午1點43分 全台突然一陣天搖地動 不少人都受到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