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告2050年達到碳中和,我國也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不過,藍綠立委都質疑,相關部會推動不力。環保署強調,我國的碳排放密度,逐步下降,顯示經濟成長與溫室氣體排放,逐漸脫鉤。
前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發起美中貿易戰,最後美中兩國喊停長達18個月貿易戰,簽署第一階段協議,條件是中國兩年內對美增加採購商品,金額達2000億美元。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近日將宣布,中國沒達到承諾目標,不排除增加額外關稅措施,也讓外界憂心,新冠疫情疑慮未除,如果美中貿易戰再起,恐衝擊全球經濟。
行政院9日宣布振興五倍券執行方案,數位券自9月22日開放綁定,10月8日起使用;實體券最早9月25日開放預訂,同樣在10月8日當日起領取。行政院長蘇貞昌樂觀預估,五倍券可帶來超越去年三倍券的1000億效益,透過促進消費,可能帶來高達2000億元的效益。蘇貞昌表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表現良好,主計總處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為5.88%,創11年來的新高。也因此不同於2020年政府發行三倍券,中低收入、弱勢民
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5.88%,勞工團體主張,疫情不是藉口,明年基本工資月薪,應該如實反映經濟成長,調漲到2萬6千元,如果有企業真的受到疫情嚴重衝擊,那再由政府補貼薪資差額,或考慮個別暫緩調漲。
The average savings per household in Taiwan hit a record high of NT$265,000 last year. Experts say the current pandemic plays a role, as people are forced to cut down on their everyday spending, inclu
去年國人家庭儲蓄率平均每戶24.5%,創近20年新高,平均每戶儲蓄金額有26.5萬,更創歷年新高。主計總處表示,儲蓄力提高就是因為消費力下降,主要是疫情期間無法出國,加上油價下跌,民眾休閒及運輸支出減少。另外,貧富差距達6.13倍,創近8年新高。
國際貨幣基金27日公布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今年全球經濟預估成長率維持6%不變,明年上修到4.9%,但因為疫苗取得不平等,把持多數疫苗的富裕國家成長加快,跟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差距顯著擴大。
中經院公布國內最新經濟預測,認為臺灣經濟「外熱內回溫」,今年經濟成長率將來到5.16%。主要是美、中兩大經濟體已逐漸復甦,資通訊產業出口暢旺,光上半年出口金額,首度突破2千億美元。不過,受疫情影響,國內實施三級警戒,內需經濟大受影響,餐飲、服務營收銳減,批發、零售失業率提高,民間消費不振,學者指出第三季如果沒有振興經濟措施,今年經濟成長率,恐跌落5以下。
中央銀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結果出爐,央行宣布利率「連五凍」,雖然國內疫情升溫,可是出口表現暢旺,還是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到5.08 %。 5月以來,本土疫情再起,也影響到國內經濟成長及表現,中央銀行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會後宣布,考量疫情升溫,利率按兵不動,重貼現率維持1.125%;也預估國內通膨率高點會落在第2季,下半年通膨率可望慢慢回降。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說明,「今年預測呀,我們的通膨率,會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