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
-
偏鄉醫療資源缺 彰投過半鄉鎮無眼科診所
|社福人權偏鄉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彰化和南投就有超過一半的鄉鎮,連一間眼科診所也沒有;以國姓鄉為例,需要照護的患者三百多位,但只能到埔里或草屯就醫,車程超過一個小時。不過當地人口有限、無法吸引醫師開業,衛生單位只能提高、眼科巡迴外診頻率。 在社工攙扶下小心走,92歲的彭阿嬤,長期都有頭暈和視力模糊的症狀,每個禮拜都要像這樣,透過南投國姓鄉當地日托中心的接送,才能到鄰近的鄉鎮看眼科。 ==國姓居
-
偏鄉醫療資源缺 彰投過半鄉鎮無眼科診所
|社福人權偏鄉地區醫療資源缺乏,彰化和南投就有超過一半的鄉鎮,連一間眼科診所也沒有;以國姓鄉為例,需要照護的患者三百多位,但只能到埔里或草屯就醫,車程超過一個小時。不過當地人口有限無法吸引醫師開業,衛生單位只能提高眼科巡迴外診頻率。 在社工攙扶下小心走,92歲的彭阿嬤,長期都有頭暈和視力模糊的症狀,每個禮拜都要像這樣,透過南投國姓鄉當地日託中心的接送,才能到鄰近的鄉鎮看眼科。 國姓居民彭陳水妹:
-
恆春婦兒醫療資源缺 在地新生兒少
|政治遊客在恆春墾丁可以享受到很好的觀光資源,但對恆春居民來說,這個地方的醫療資源,卻很不足,例如孕婦生產,全恆春則只有一名醫師可以24小時待命接生,六日因為沒有麻醉醫師,需要剖腹產或危急的產婦就得往外送 手上抱著小女兒,到幼兒園接送大兒子下課,楊小姐從畢業工作,到婚後都是住在家鄉恆春,但唯獨現在帶的這兩個孩子,不是在恆春出生,而是大老遠跑到高雄。 ==恆春居民 楊小姐== 譬如說 小孩在
-
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台東僅74.41歲
|政治高齡化社會來臨,國人平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發現,台北市民是全台壽命最長的縣市,平均壽命為82.66歲,不過反觀台東縣,平均壽命只有74.41歲,民間團體認為,這可能跟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有很大關係。 公園裡有不少老人家做運動,不僅可以強健身體,還可達到延年益壽!根據台北市主計處去年調查發現,台北市的民眾壽命最長,這很可能跟老人的居家醫療照顧品質提升、有很大關係。 ==北市衛
-
偏鄉醫療資源不足 台東僅74.41歲
|政治高齡化社會來臨,國人平均壽命變得越來越長,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發現,台北市民是全台壽命最長的縣市,平均壽命為82.66歲,不過反觀台東縣,平均壽命只有74.41歲,民間團體認為,這可能跟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有很大關係。 公園裡有不少老人家做運動,不僅可以強健身體,還可達到延年益壽!根據台北市主計處去年調查發現,台北市的民眾壽命最長,這很可能跟老人的居家醫療照顧品質提升、有很大關係。 ==北市衛
-
恆春醫療資源缺 重症送外地大不便
|政治城鄉醫療資源的差距,到底有多嚴重?屏東的恆春,有六萬多人口,但是當地人一旦發生重症或緊急事故,必須轉送到一百公里外的屏東市,甚到更遠的高雄去就醫,很可能延誤就醫的時間。 恆春半島有六萬多人口 一年可以吸引五 六百萬遊客到此 幾十年來 恆春半島一直為了醫療資源不足 發出「SOS」 這裡的老人人口佔13.8% 比全屏東縣的12%還要高 這一天等著看心臟科的 有八 九成都是老人 除了
-
偏遠醫療資源缺 轉診後送看老天資料畫面
|政治國內的醫療資源,長期就存在著城鄉差距,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的不足已經是一個老問題,遇到緊急狀況大多採取空中轉診後送模式,但救護直昇機能不能飛卻又受限於氣候因素,學者認為,預防重於治療,強化偏遠離島地區的醫療資源,才是治本方法。 救護直昇機,爭取黃金時間,搶救病患,儘快送到最近的醫院,偏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在台灣都會區,平均每一萬個人,就有15位以上的醫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