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在訪日的記者會上,說出會用軍事力量防衛台灣,引發國際關注。美國白宮跟美國防部長奧斯汀都澄清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但這是拜登任內數度有類似發言。雖然有外媒分析,拜登發言脫離戰略模糊,但學者認為,整體並未脫離戰略模糊框架,但確實有增加更多的戰略清晰成分。
美國總統拜登喊出如果中國犯台,美國會以武力保衛台灣。外交部回應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並將共同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美國宣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成立,台灣卻未納入首波成員名單,美方表示會先從雙邊基礎上努力,尋求深化雙方經濟夥伴關係。外交部對此表達遺憾,強調會繼續積極爭取參與。有國內學者分析,美方可能為了降低印太經濟架構成形的阻力,也讓目前美中緊繃關係不要惡化,所以不讓我國進入印太經濟架構首輪名單。
今年以來,北韓的彈道飛彈試射可說是相當頻繁,目前已經累計15次之多。而在7日試射的飛彈,雖然射程估計只有600公里,但因為從水面下的潛艦發射,就引發外界更大的關注。這種潛艦發射的彈道飛彈SLBM,不僅技術比一般從陸地發射的難度還要提高,也因為潛艦的隱密性,使得戰略威嚇能力也隨之升級。
以民粹主義聞名的杜特蒂,成功交棒也訴求變革的小馬可仕,並將自己女兒薩拉成功拉抬到副總統的位置,「杜馬王朝」看來連續執政18年相當有可能。相較西方媒體報導普遍呈現懊惱而無法理解的感受,可見小馬可仕班師回朝顯然令人難以想像。但這位屢被稱為獨裁之子的小馬可仕,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就在中國與俄羅斯持續更新戰略核武的時刻,美國服役超過半個世紀的義勇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開始準備汰舊換新。在拜登政府訂定的計畫下未來半個世紀,美國將花費1000億美元汰換現有的400枚飛彈,以及分散在6個州的450座發射與測試基地,而新型飛彈則以軍中負責監控敵方動態的哨兵來命名。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一個月,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簽署命令,要求核威懾部隊進入「特別警戒任務」,引發各國擔憂。到底目前世界上有多少國家擁有核武?它們的威力有多大?另外台海局勢緊張,中國到底持有多少核彈?《公視新聞網》用4張圖帶你認識人人畏懼的「核威脅」(nuclear war threats)。
美國總統拜登31日下令,每天釋出100萬桶戰略儲油,為期6個月,這是史上大規模釋出戰略儲油,國際油價應聲大跌。不過受到俄烏停火談判沒有進展影響,歐洲主要股市31日都收黑,美股也是大幅下挫。
咱的國安單位看著俄羅斯拍烏克蘭的戰爭,目前當咧規畫共外島的海龍蛙兵調轉來臺灣本島,強化首都的防衛。也因為這款的安排是有戰略、機密的安排,目前軍方無正面回應,干焦強調會看敵情隨時變動安排。
國安單位透過俄烏戰事案例,規劃將部署在前線外島的海龍蛙兵調回本島,強化首都圈防衛能量。專家學者透過戰術與戰略分析,對反斬首以及強化淡水河防衛有很大幫助。不過事涉敏感,軍方不願明確回應,只表示會依照敵情滾動檢討兵力部署。
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迄今逾2週,國際也祭出經濟制裁手段,而中國則無明確表態譴責入侵行動,難免遭受牽連,原已衰退的經濟更是雪上加霜,不僅俄羅斯寄望中國無上限的情義相挺,中國多年來在烏克蘭大量投資與經貿利益恐怕也將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