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 日本八戶市醫師會,提升在宅醫療服務品質【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

    八戶市有完善的整體醫療照顧系統,透過高齡者住宅提供照護,加上醫師會成立的居護所,積極連結當地的在宅醫療,是台灣少見的作法。而日本還有著「照顧管理師」這樣特別的角色,是在宅醫療的靈魂人物。日本政府盡全力推動在宅醫療,同樣面臨人口老化的台灣,該如何急起直追?

  • 日本醫師建立跨專業合作計畫,推動在宅照護模式【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

    「八戶家庭診所」位於日本青森縣八戶市,院長小倉和也積極推動跨專業合作計畫,讓不同專業組織透過這個平台進行合作,將病患的資料登錄在裡面,再透過平台連結,建立在地整體照顧系統。小倉和也醫師建立的模式,究竟為八戶市帶來什麼影響?又為何台灣在宅醫療界如此重視?

  • 立院再提《尊嚴善終法》草案 一文了解與病主法、安寧條例的差異

    |社福人權

    台灣實施《病人自主權利法》與《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已4年,民眾可以預立醫療決定,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維持生命治療等醫療行為。不過6日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討論現行兩法的不足,癌末臨終遠赴瑞士安樂死的知名前主播傅達仁,兒子傅俊豪也現身呼籲台灣應重新討論《尊嚴善終法》。帶你一文了解上述三法有何差異。

  • 醫院不再公益?法規下的財團法人醫院出現什麼問題?【獨立特派員】

    |生活

    醫療工會抗議健保調漲,但血汗醫護現狀依舊,調漲後的給付全進了醫院的財務大水庫。而在醫療法上,醫療財團法人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需具有公益性,但醫改會從財報分析發現,有些財團法人醫院已成財團的小金庫。偏鄉醫院致力於公益,但對於其他享有稅賦優惠的財團法人醫院,該如何監督?

  • 全國唯二24小時醫療站 皆設在阿里山

    |

    目前在阿里山設有全國唯二的24小時醫療站,堪稱國內山區醫療典範,不過醫療團隊發現,醫療站雖然有簡單緊急救護能力,但婦產科或重症病患,還是得後送到車程將近1小時的市區,地方爭取蓋小型醫院已11年,至今還是原地踏步。 手指割傷來換藥、感冒看醫生,慢性病患者要拿整個月的藥,也到這掛號,這是嘉義阿里山鄉的樂野醫療站,一天掛號人數約60人,看診對象多為當地居民。 居民說,「小病吧,大病還是下去(市區),因為

  • 敏盛旺旺聯手 進軍中國醫療市場

    |政治

    國內醫界前進中國,由桃園的敏盛醫院跟旺旺集團攜手,進駐湖南長沙,並且由前台大名醫領軍,移植台灣的醫療經驗,不只旺旺,包括明基,寶成,台塑在中國都有醫療據點,不過今天我們訪問到首批到上海開業的醫師,他直言,中國醫療市場雖然商機大,但是看得到,卻很難吃的到 桃園敏盛醫院前進中國,進駐湖南長沙旺旺醫院,和旺旺集團攜手,一起進軍中國醫療市場,由敏盛醫療集團總裁,前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帶領多位前台大名

  • 監督醫療品質 醫改基金會成立

    |政治

    繼續三則醫療訊息,首先關心,醫療資訊夠不夠充分?長期以來,醫病之間,醫療資訊不對等的情形一直存在,根據剛剛成立的,醫療改革基金會調查,民眾最想知道的醫療資訊,是藥品的標示和、用藥說明,以及完整的病歷資料。由學者所組成的醫改會,希望能團結民眾力量,促成醫療資訊透明化,記者黃兆徽,邱福財的報導。生病、看醫生,是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在醫療過程中,您是否有過醫療資訊不足的困擾?而萬一發生了醫療糾紛,面

相關標籤

近期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