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1名女童因為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不過在台灣新藥1針要價230多萬,只好轉往中國治療。目前她已經完成第1年4針療程返回台灣。民間團體表示,由於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治療費用1年從700多萬到1000多萬不等,期望政府能不分對象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稍早發聲明稿回應,下午已和3家藥商議價協商,藥價仍需與總部確認,最快農曆年前回復。
很多人藉由冥想舒緩壓力。現在美國加州有一種結合冥想的聲音治療,藉由水晶缽、銅鑼產生的聲音共振,引導學員更快進入冥想,並打開體內的能量開關,讓紛亂的心歸於平靜。
晚期心臟衰竭患者,常會合併心律不整問題,反覆發生導致需要進行去顫器電擊,台大醫院醫療團隊首度嘗試,心臟內外科團隊合作,在幫患者植入心室輔助器時,同步利用3D立體電燒手術,目前已完成2例成功個案,也是全台首2例。
離島金門,當地有些年長的居民,早年因為踩到地雷,造成肢體損害需要輔具,但當地沒有輔具廠商的維修中心,他們往往為了修一個小零件,甚至只是一顆小螺絲,就得搭機到台灣本島。不僅耗費時間金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來說,更添加許多困擾。該如何解決?
若準身體有問題,一定愛去予醫生看,毋通相信網路的廣告。高雄有一个姓陳的查埔人,佇網路宣傳講伊會曉掠龍電壓的療法,會當刣死新冠病毒,去予法院認定是咧亂傳假消息,罰2萬箍。另外,也有一个網衝—理科太太,共家己去揣心理諮商的過程,佇網路開課程分享,予外界質疑伊無牌照煞共人做諮商。
高雄一位陳先生前(2020)年在臉書宣稱,他的指壓電擊法可殺死新冠病毒,現在被法院認定是散播疫情不實訊息,判罰2萬元罰金。而網紅理科太太也因把自己的諮詢經歷以線上課程分享,引起外界討論。
蕈類是餐桌上的極致美味,富含增強人體免疫力的養分,其中一種名為迷幻蘑菇的裸蓋菇素成分,被研究出可增加大腦神經連結,可望成為難治型憂鬱症病患的救星。
癌症在國內已經連續40年蟬聯十大死因第一名,隨著醫療進步,癌症死亡率下降21%,台灣癌症基金會舉辦十大抗癌鬥士頒獎,其中受獎的57歲唐玉珍,2年前罹患腦幹腦瘤,在手術後留下嚴重後遺症,後來跟著有健身執照的兒子練重訓,還參加健力比賽,積極樂觀對抗病魔。
新冠本土疫情,今(2022)年已超過783萬人確診,其中重症患者約有1.2萬人,可能須靠呼吸器才能救命。不過負責操作救命神器、高流量鼻導管的呼吸治療師,至今仍領不到防疫獎勵金。今(8)日上午來自全台10多家醫院工會代表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公開說明津貼發放細節,不要把防疫功臣當免洗餐具。
臺北市立動物園,8月發現大貓熊團團出現羊眩的症頭,第二改檢查才發現腦部病變的範圍變大,有可能是惡性腫瘤。毋過動物園無拍算做其他麻醉或者是較危險的檢查,決定欲採用類似「安寧照護」的方式共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