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
宜縣安農溪擬設三面光賽道 鄰近淺山帶破壞生態
|環境宜蘭縣政府研擬在安農溪做激流標杆人工賽道,但環團發現,縣府提出的賽道規劃是在已整治的河裡,做混凝土且三面光的賽道,且鄰近生態敏感的淺山帶,批評嚴重破壞生態。縣府回應,環團意見會納入工程設計中,會研議降低賽道人工設施,持續與環團溝通中。
-
野生動物頻遭攻擊 林務局:移置生態熱區遊蕩犬刻不容緩
|環境部分動保團體不滿農委會,推動移置生態熱區的遊蕩犬貓,昨(30)日上凱道抗議。不過林務局野公布野生動物容易遭受攻擊騷擾的區域,強調犬貓傷害野生動物情形層出不窮,威脅到保育類動物生存,因此在生態熱區移置遊蕩犬貓刻不容緩。
-
彰化芬園山區獨角仙屢遭盜捕 學者籲辦生態課改善觀念
|環境彰化芬園有一處獨角仙秘境,當地有民眾種植50棵光臘樹,吸引大量獨角仙繁衍,但每到繁殖期,就有不肖人士來偷抓,警方甚至在林區設巡邏箱。學者呼建議可由地方舉辦生態課程,透過教育方式來改變大眾的觀念。
-
林務局「國土生態綠網圖資」上線 整合全台生態地景
|政治台灣擁有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但相關調查資料,長期分散在政府和學術單位、沒有整合。林務局公布了「國土生態綠網圖資」平台,整合全台45條區域保育軸帶、44個綠網關注區,和多項生態地景圖資,希望能成為國土規劃、環境保育等發展的參考。
-
宜蘭教師弄丟豹龜恐影響生態 專家籲妥善照顧
|環境宜蘭一位學校老師,將家人養的豹龜搞丟,翻遍校園甚至借割草機除草,仍未見龜影。她在社區張貼尋龜啟事,繼續尋找。爬蟲類專家說,飼養陸龜應注意不要遺棄或遺失,否則不但危及陸龜生命,更會破壞生態。
-
地球暖化釀「突發性乾旱」衝擊全球農業生態
|環境台灣中南部的旱象,讓各級政府與民眾相當擔心缺水危機。而這樣的憂慮,也是全球氣象和生態專家正在面對的,根據美國最新一期的《科學週刊》,研究人員發現地球暖化造成所謂「突發性的乾旱」,不但影響日常生活,也衝擊農業與生態體系。
-
台史博館周遭綠帶生態豐 促設保護園區
|環境台南安南區的台灣歷史博物館,與亞太棒球村周遭約10公頃綠帶,曾出現草鴞、水雉、環頸雉等稀有保育動物,各界盼設立生態保護園區,相關單位也展開會勘。南市工務局也初步達成協議,將共同努力維持現狀,由台史博結合民間與市政府力量繼續來維護整個生態園區。
-
推動親海政策 花蓮和平工業港開放假日預約垂釣
|地方政府近年來力推向海致敬政策鼓勵人民親海、近海,不少漁港都陸續開放垂釣。近期管制嚴格花蓮和平工業港也在經濟部與在企業協調後開放假日垂釣,吸引不少釣客前往。
-
土城彈藥庫規劃清潔隊用地 居民批未經環評溝通
|環境新北土城彈藥庫部分空間將規劃做為環保局清潔隊的作業場區,當地居民擔心會衝擊鄰近有機生態環境,質疑規劃過程黑箱,沒有經過環評和溝通,今(31)日到市府抗議,不過市府表示還是會依規劃進行。
-
清明連假螢火蟲季開跑 一文了解哪裡賞螢?如何降低衝擊?
|環境每年3月至6月有機會見到最多種類的螢火蟲,各地紛紛推出賞螢活動。全台灣已知有超過60種螢火蟲,不過有些種類因人類行為早已絕跡。今年可以去哪裡賞螢?賞螢該如何避免降低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