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2022地方選舉,首相強生領導的保守黨在威爾斯、蘇格蘭等地大潰敗,首都倫敦傳統的富人區鐵票倉也失守。而左派工黨,全國當選的政務會委員人數位居第一,但席次增加最多的卻是自由民主黨。至於北愛爾蘭的議會選舉,主張脫離英國並與愛爾蘭統一的新芬黨,席次領先親英統一派,首度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但並未跨越過半的門檻,新芬黨若是無法在6個月內籌組聯合政府,北愛議會將必須進行改選。
南亞國家斯里蘭卡內閣的26名部長集體請辭,新內閣才上任不到一天、財政部長又閃電走人,這一次連執政聯盟都有41位議員出走,導致政府變成少數。總統想要跟反對黨合組聯合政府,又遭到對方拒絕。
由4個黨共組的荷蘭聯合政府,將在10日宣誓就職,在新公布的首長名單裡,29個閣員中,有14人是女性。不過就在新政府上任之前,星期天有好幾千人聚集在阿姆斯特丹,抗議政府的防疫政策。荷蘭政府在去年12月19日進入封鎖狀態,在1月14日以前關閉除了基本商店外的所有商店,以及餐館、理髮店、健身房、博物館和其他公共場所,並禁止兩人以上的公共集會。星期天在阿姆斯特丹,有數千名抗議者走上街頭,和手持警棍和盾牌的
瑞典社會民主黨黨魁安德森,在24日獲得國會支持,成為首位女總理,但沒想到因為預算案跟綠黨退出聯合政府,上任不到24小時的她就宣布請辭。沒想到相隔一週,國會重新進行表決,安德森捲土重來,在昨(29)日又再度選上總理。
瑞典國會24日投票通過,支持社會民主黨領導的政府,接任的社民黨黨魁安德森成為瑞典史上首位女總理。不過,才不到12小時,她就宣布請辭。至於德國社會民主黨,24日和另外兩大黨通過聯合政府協議,社民黨領導人蕭茲,預計12月初接任德國總理。
德國新政府即將成立,公布聯合執政協議的內容中,首度提到台灣議題,指出只有在兩岸都同意下才能改變現狀,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而立陶宛外長呼籲歐洲國家參與印太事務,立抗北京威脅。
上個月的捷克大選,在野「五政黨」所組成的「兩大聯盟」擊敗現任總理巴比斯,以過半席次贏得大選。在8日開始的捷克新國會開議,五黨領袖簽署聯合執政協議,將組成中間偏右的聯合政府,友台派的人民民主黨魁費亞拉,有機會接任總理。他在去年曾經計畫訪台,但因為疫情影響無法成行。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當地時間26日卸任總理職務,結束將近16年任期,但因新聯合政府尚未成立,梅克爾繼續擔任看守總理,如果聯合政府能順利在12月6日前組成,梅克爾時代就會正式劃下句點。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宣布辭職,他在四年前擔任總理時,是全球最年輕的民選領袖。之前他遭到檢方調查,涉嫌用公款買通民調專家和記者。綠黨說要退出聯合政府,庫爾茨在壓力下宣布請辭。
德國聯邦大選,目前各黨席次都塵埃落定,但最後會由哪些政黨來組成聯合政府,還是未知數。拿下206席、排名第一的社民黨希望在耶誕節之前,組成新政府,至於執政10多年的基民黨,則是獲得196席,另外兩個共獲得220席的綠黨還有自民黨,也成為兩大黨能否跨越過半門檻的關鍵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