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貨運列車,14日又成了鐵道竊賊下手的目標,數千個遭洗劫後的貨箱與各類商品,被任意丟棄在東洛杉磯鐵道沿線,多家主要的網購與快遞業者損失慘重。
美國圍堵中國情勢愈趨明顯,除了經濟制裁與科技封鎖外,也逐步放寬對西太平洋盟國的飛彈發展限制,以強化盟友在此地區的攻擊與威懾能力。而日前台灣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特別條例」,編列2400億台幣生產與採購8項重要武器系統,其實是美國圍堵戰略下的一環,不單純是兩岸關係緊張而已。
日本小笠原群島,在今(4)日清晨,發生規模6.1強震,震度達日本分級的「5強」等級,這也是繼2015年5月底規模8.1地震以來,首次偵測到震度達5強的地震,而氣象廳也推測,這次發生地震原因,是太平洋板塊內部發生變化造成。
日本311福島核災超過十年,東京電力公司21日向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申請建造海底隧道,排放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目標在2023年春天開始排放,中國22日表態強烈反對。
11月24日,索羅門群島首都發起示威活動,從原本的和平抗議變調,出現為期3日的失序狀態,之後情勢很快平靜下來。台灣主流媒體多將此事件連結到2019年9月索羅門政府決定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建交在國內引起反彈。中國因素確實扮演重要因素,但事件的起因更為深遠與複雜。
秘魯28號發生規模7.5強震,沒有死亡通報,但至少12人受傷、75棟房屋毀壞,目前估計超過220棟房屋受影響,有房子結構受損已經不能再住人,政府已表示將協助安置受災戶。
COP26氣候峰會進入第二個星期的關鍵議程,焦點從各種承諾轉化到氣候融資等實際行動,台灣在太平洋的友邦吐瓦魯,因為海平面上升、面臨淹沒危機,外交部長站在淹及膝蓋的海水裡,對大會發出沉痛呼籲。
美國、日本、澳洲、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24日首度在華府舉行面對面的領袖高峰會,允諾將共同致力,印太地區自由與開放,亞洲地區的疫苗供給,並將在氣候變遷、半導體供應鏈、潔淨能源與太空等領域,進行合作。
繼中國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定」,也就是CPTPP後,行政院宣布,我國政府在22日下午,正式提出申請,強調會沿用過去,加入WTO時「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申請入會,因為爭議最少。但申請加入時間點敏感,就在中國申請後不久,行政院政委鄧振中表示,沒有直接關聯,是基於台灣經濟戰略考量,與企業競爭力。不過他也坦言,如果中國先入會,台灣入會案會有相當程度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