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災
-
「職災復健」恢復職能 中市不到2成申請
|勞工在職災之後如何順利回去工作?有時復健做太急,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勞工若知道做「職災復健」,就能有效恢復工作效能 。在台中就有不少勞工透過這樣恢復工作能力。 護理師指導職災骨折的潘先生如何自我訓練。去年暑假,車禍受傷的潘先生,腳踝及小腿開放性骨折,身上也有多處傷勢。但經過專門為他量身設計的職災復健後,已經恢復八九成的機能。 回想當時的恐懼,潘先生慶幸透過正確的職災復健恢復正常生活,他表示:「(
-
農業職災無所不在 農民卻無職災保險保障
|聽到職災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勞工,但其實農民也會有職業災害,可能會被機械割到。漁民則是會因為長期在魚塭,被陽光反射,造成黃斑部病變。但他們卻都沒有職災保險,屏東縣府認為,這會影響他們回鄉的意願。 蚵農坐在矮凳上,一手拿著蚵殼,一手握著剖刀,俐落將肥美鮮蚵挖出,看似稀鬆平常的沿海農村景象,卻充滿職災風險。除了刺傷會造成細菌感染,蚵農也是椎間盤突出、腕隧道症候群等高風險族群。農業職災無所不在,但時
-
農業職災無所不在 農民卻無職災保險保障
|職災不只發生在勞工身上,農民也會被機具割傷刺傷、漁民則會因眼睛直視魚塭,強光反射,造成黃斑部病變。農業職災無所不在,但農民卻沒有職災保險補償,屏東縣府認為,如果這個問題不先解決,很難進一步推動青農返鄉,更別說改善農村老化現狀。 蚵農坐在矮凳上,一手拿著蚵殼,一手握著剖刀,俐落將肥美鮮蚵挖出,看似稀鬆平常的沿海農村景象,卻充滿職災風險,除了刺傷會造成細菌感染,蚵農也是椎間盤突出、腕隧道症候群等
-
舉證責任轉移雇主 勞工不再疲於奔命
|政治今天的社會觀察站單元,好幾則專題報導,不但要帶您深入了解,即將上路的"職災勞工保護法",也要帶您認識幾位,積極爭取勞工權益的朋友們,首先來看,關係九百萬勞工權益的職災法,三天後就要正式上路,這部法,把沒有勞保的,兩百多萬勞工,納入保障。而且規定,將來勞工發生職災,舉證的責任,由雇主負責。法令即將上路,一路推動職災法的,工傷協會成員,心情如何,來看記者,蘇啟禎、郭俊麟的報導
-
職災勞工法誕生 打官司免訴訟費
|政治晚安,立法院昨天通過了職災勞工保護法,參與推動的勞工團體指出,保護法最大的特色,就是讓沒有納入勞保體系的職災勞工,也可以請領職災補助。另外,法條也明定,職災工人打官司,可以免繳訴訟費。今晚首先,記者蘇啟禎、馬台興的報導。立法院昨天快速通過「職災勞工保護法」,推動這個法案長達七年的勞工團體,今天特別召開記者會,表示這是保障職災勞工權益的一大步。工傷協會指出,台灣都有三萬多名勞工遭到職災。可是因為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