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 Ying-yuan lost his battle to ampullary cancer on Nov. 11. Doctors say this type of cancer doesn't present with symptoms in the early stages, therefore is highly deadly.Ampullary cancer took the li
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昨天晚間因「壺腹癌」病逝享壽68歲,而前教育部長吳京、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也都是因「壺腹癌」病逝,醫師提醒這是一種罕見癌症,早期沒有症狀,但等到出現黃疸、明顯變瘦時,往往為時已晚,建議常常不明原因腹痛者應定期做胃鏡檢查。
內政部公布,去年度「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國人如果排除、罹患惡性腫瘤因素,平均壽命,可多4.02歲。腫瘤血液科醫師提醒,因為醫療進步,近年罹癌存活率增加,不過仍要注意,部分癌症有年輕化趨勢。
國內癌症治療又有重大突破!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癌細胞會演化出逃避免疫細胞監控的能力,使得免疫療法成功率只有兩到三成,不過進一步研究發現,若使用VEGF融合蛋白藥物,就能導正腫瘤周邊環境,增強癌症免疫療法,而這項創新研究已獲得美國、日本等國的專利保護,未來有機會開發成癌症新藥,提供患者治療新選擇。
不少女性都會有腹部脹氣問題,但小心可能是健康警訊,高雄一名女性長期腹部脹氣,即使吃了胃腸藥也沒有緩解,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是脾臟長腫瘤,若是惡性腫瘤不摘除,癌細胞可能轉移。 超音波機器幫民眾檢查腹部,醫生說要檢視腹部器官,沒靠超音波很難精準掌握。高雄一名女性上班族,長期腹部脹氣,本都只靠胃腸藥改善,但最近實在太不舒服,求診才發現是脾臟腫瘤從2公分長大到4公分。 博田醫院消化外科主治醫師李金德表示,「我
根據世衛組織的研究數據顯示,過去20年以來「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但在2020年卻首度被「乳癌」超越。以台灣而言,女性癌症的發生率也是以乳癌最高;雖然說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有90%,但只要一轉移,存活率就會下降到30%以下。中研院團隊發現了一項乳癌增生和移轉的機制,首次觀察到癌症的蛋白質會動態變化並影響癌症病程,相關研究可望協助臨床診斷和治療。 世衛組織發布2020年的癌症負擔數據,乳癌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有八成患者被確診時,往往已經是晚期或轉移,且治療效果不佳,去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七位,有近2500人死於胰臟癌。不過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採用新的化療複方、簡稱「SLOG」,可以抑制腫瘤生長、降低血液毒性副作用,並延長整體存活期近一年,而這項新的研究成果,日前已被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 85歲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晚年飽受胰臟癌病痛所苦,最後選擇安樂死結束生命。由於胰臟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