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用原住民族母語,紹介野生植物,紲落來閣tshuā逐家來到山頂挽筍仔,過程全部攏用母語。透過新竹縣部落大學,向逐家推廣原住民教育族佮文化學習。新竹縣部落大學學員講,「遮的物件若是無人做,就會沓沓仔失傳,我感覺身為原住民有責任愛去學習。」新竹縣部落大學講師黃美萍講,「佇部落已經無人講族語,我的目的是想欲予序大莫習慣講漢話,因為自IN來帶動講族語的氣氛參傳承。」隨音樂跳舞,部落大學課程除了教語言,閣
教甄季就快到了,台北、新北公立國小教師甄試,都公布本土語言加分機制,但是僅限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族語,於沒有包含台灣手語。面對111學年,也就是今年九月,台灣手語納入本土語言課程,有代理老師不滿,認為教甄加分不應該排除手語。
先後在凱道、二二八公園紮營的「原轉小教室」,3月14日再度遭到驅趕,目前暫時把陣地轉移到附近。15日上午,成員再次宣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的訴求沒有達到之前不會離開。
3年多前,原民會所屬的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在南島民族論壇開幕式,委外廠商展演奇美部落勇士舞。奇美部落認為未經授權表演,已經侵害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向原民會和委外承包商提告求償300萬元,但台北地院今天宣判,部落敗訴。
經濟部日前預告修正《礦業法》修正草案,不過多位執政黨立委批評修法內容並未要求現有業者礦權展限,也要向新申請業者一樣,要獲得原住民族諮商同意,另原住民族諮商同意也沒有設定期限也遭立委質疑。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回應,目前還在預告期,等聽取各界意見後,再來討論是否修正法案內容。
原住民恢復傳統姓名,身分證必須以漢名並存等方式呈現,但有原住民族人向戶政機關申請要以單列族語拼音,恢復族名,遭到拒絕,再提訴願也遭駁回後,現在已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今天首次開庭,期盼透過司法,爭取恢復傳統姓名。
關注原住民教育議題的雜誌《原教界》這本雙月刊,對2005年出版第一期,到今已經是第100期。政治大學這陣當咧舉辦原教界的展覽,欲予民眾了解原教界這17年來,對原住民議題的經營佮奮鬥。
近年來受到社會趨勢的發展,文化部長李永得坦言,本土語言的流失無法避免,要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大。今天所舉辦的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啟動記者會,是首次聯合四部會共同舉辦,一共八場場次討論會議,期望集思廣益,確保國內各族群的朋友,都有學習母語、使用母語的環境。
總統蔡英文今天就任滿五周年,在她任內首次批示同意特赦,對象是布農族原住民王光祿,總統府發言人Kolas強調,王光祿是獵人不是罪人,此項決定對政府推動原住民族歷史與轉型正義,具有意義,王光祿面對特赦表達感謝。 接到記者電話,布農族原住民王光祿被告知自己已被總統特赦,顯得驚喜,他在102年使用土造長槍獵捕山羌等保育類動物,遭判刑3年6月定讞,經檢察總長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審理時認為有違憲疑慮
一陣關注族名的原住民青年,5/12去內政部交訴願書,要求戶政系統,愛予身分證頂頭,會當干焦寫族語拼音就好,袂使強制一定愛漢字。In表示,原住民族的號名,其實有文化傳承,強制用漢字,是一種主流文化的壓迫。 原住民Bawtu Payen:「 我的身分證漢字遮爾大,我的族語名遐爾細,攏看袂著,這才是我真正的名。」 提出進前去到戶政事務所的申請書,希望身份證上干焦只有羅馬拼音的族名,除了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