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1日宣布,台灣首見2例本土猴痘案例。猴痘疫情去年5月自英國爆發,全球累積109國、8.6萬例確診,WHO於去年7月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什麼是猴痘?感染後會發生哪些症狀?《公視新聞網》帶您一文了解。
猴痘在各國迅速蔓延,也被WHO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在發疹的時候傳染力最強。以往猴痘病例主要都發生在中非和西非,這次為什麼會在非洲以外國家流行,到現在科學家們還是感到不解。要如何面對這些更為頻繁的新興傳染病,對各國來說都是項嚴峻的考驗。
全球至今有近4千例猴痘病例通報,台灣日前也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有醫師提出警告,猴痘有三大危險因子,包括不安全性行為、接觸確診者及疫區旅行,而且猴痘也有演變成重症可能,死亡率約3%到6%。
人畜共通傳染病之一的猴痘,本周在亞洲的新加坡與南韓現身。這種原本侷限於非洲西部、中部地區的接觸性傳染病,5月初在英國爆發以來,已經有42個國家通報了2500多宗確診病例。其中85%的病例集中在歐洲地區。而隨著夏季音樂祭、同志大遊行以及各種慶典活動的舉行,世界衛生組織WHO擔心,可能會加快病毒傳播,因此特地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會議,要向各界說明如何因應。
猴痘疫情在多國蔓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8日數據,已在29個非猴痘疫區,通報超過1000例,不過目前還沒有出現死亡病例;世衛秘書長譚德塞還提到,這些確診病例主要是來自同性性行為的男性,他也擔心猴痘病毒對懷孕婦女和孩童等脆弱族群構成危險。
全球新冠疫情還沒平息,但5月初又傳出,過去幾乎只在非洲流行的傳染病「猴痘」,在歐美多個國家現蹤,已經有超過200起病例。有專家表示,目前的傳播方式有點不尋常,大多數患者都沒有非洲旅行史。但世衛組織WHO強調,猴痘傳播現在還處於可控制的範圍,部分國家也已開始訂購可以有效預防猴痘的天花疫苗,避免疫情擴大。
近來「猴痘」(monkeypox)病毒於歐洲、北美、澳洲等至少16國現蹤。猴痘臨床症狀與天花相似,但傳染力較弱,嚴重度較輕微。常見症狀包括臉部與身體長出水泡和皮疹、淋巴結腫大、頭痛、發燒等症狀,症狀通常持續2至4週後會康復。台灣尚未出現確診病例及相關通報,疾管署表示將持續監測,必要時將研議強化相關防疫措施。
傳染病猴痘已在全球15國傳開,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病毒擴散情況,儘管目前沒有專門針對猴痘的疫苗,不過世衛表示,用於根除天花的疫苗對猴痘病的有效率高達85%;另外科學家也認為,猴痘不會擴散到像新冠病毒疫情那樣嚴重。
國際間傳出罕見「猴痘」疫情,包括歐洲英國、葡萄牙、西班牙,和美國、加拿大等國,都通報發現猴痘病例。猴痘患者的皮膚會長出如水痘般的多個膿瘡,病毒疑似從非洲傳入,各國正積極追蹤病毒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