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升溫,連續幾天確診案例都破千例以上,不少民眾也發現身邊陸續有親友確診或被匡列的消息,所幸大部分確診案例都是輕症。4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居家照護草案,確定輕症確診者可以在家隔離的防疫方針,目前已經有超過十個縣市開辦輕症在家。相關措施才剛公布實施,許多規定也還在不斷地調整當中,民眾除了要留意相關的規定做好防疫,也要以戒慎不恐懼的心態繼續生活。
新北市新增本土個案1000例,依然是全台最多。因為居隔列管超過2萬人,而且居家照護不斷上升,因此市長侯友宜宣布,啟動第二階段居照責任醫院。台北今天則新增663例、1.2萬人居隔,市長柯文哲坦言不得了。針對民眾反映,接獲醫院通知PCR陽性,卻沒有獲得衛生局的居隔通知,在台北的各行政區會設立專線,民眾住在哪區,就打哪支。柯文哲也建議,校園要以快篩,取代隔離,不然再一個星期,台北市就會停擺。
居家隔離、檢疫、照護差異為何?解隔離標準是什麼?以及接觸確診者下一步該怎麼做?成為新冠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後,民眾熱烈關注的問題。實際規定為何?公視新聞網帶您一文看懂。
高雄從周一起開始啟動居家照護收治,已有59人,市府提供防疫包以及送餐或到府協助清垃圾等服務,卻傳出有大樓刁難,市府已行文全市6500多個公寓大廈,要求配合防疫,否則將依規定罰3千到1.5萬元。
台北市今天開始全面啟動非中重症確診者居家照護,除了透過12個行政區關懷中心人員擔任窗口,與受照護者聯絡解決問題,像是協助清運垃圾、送餐、或安排寵物就醫等生活問題,台北市政府也強調如果受照護者健康出現緊急狀況,也可以直接撥打119尋求救援。
疫情嚴重,基隆對今仔日開始啟動在家照護計畫,希望透過輕重症分流,共醫療量能守予牢。這在家照護期間的藥仔,未來全台灣會超過1800間的社區藥局,提供送藥仔到恁兜的服務。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宣布,台北市從明仔載開始,只要是輕症的確診者,原則上攏總是居家治療。
新冠本土個案暴增,但確診後多數都是輕症,現在除了新北市,北巿週一開始在信義區啟動輕症居家照護計畫,台中、花蓮、高雄也洽詢是否試辦居家照護,指揮中心並不反對民眾準備一般家庭常備用藥,也讓藥局綜合感冒藥及止咳藥等居家常備藥物,銷量暴增。
指揮中心公布居家照護指引後,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宣布,新北居家照護從今天開始正式啟動,讓65歲以下、無懷孕或洗腎的無症狀或輕症個案可以在家照護。
新北市率先全國試辦確診者居家照護,希望讓醫療院所未來不會因為大量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而系統癱瘓。新北市今天先試運行生活關懷部分,明天再開始運作醫療照護。
新北市今天新增143例本土確診,是全國最多,將率先試辦「輕症在宅照護」,如果安排居家照護,衛生所會協助設定APP、電子圍籬,醫療院所也會視訊看診,安排居家送藥。生活關懷部分,則負責提供居檢居隔訪查、垃圾清運、寵物照顧等10大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