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板
-
彰濱工業區海上光電場火警 經部要求業者強化防護作為
|環境彰濱工業區崙尾區海堤附近一處海上光電場今(6)日清晨發生火警,業者當下斷電滅火,無人員傷亡。這也是台灣第一起海上光電火警事故,已進行電業事故通報。環團則擔心滅火使用的乾粉,會影響到附近濕地生態。
-
澳洲太陽能共享計畫明年上路 家戶每日可獲3小時免費電力
|全球澳洲政府宣布,全國裝有智慧電錶的住家,未來每天可獲至少3小時的免費太陽能電力,建議民眾可在這段時間安排洗衣機運作或幫電動車充電。這項政策明(2026)年7月起將先於新南威爾斯、昆士蘭和南澳等3州上路,屆時無論自住或租屋、家中是否安裝太陽能板均可適用。
-
德國爆破拆除2核電廠冷卻塔 擁核團體批廢核政策錯誤
|全球德國位於巴伐利亞的核電廠,兩座160公尺冷卻塔25日由控制爆破拆除,象徵德國告別核電。電力公司表示,約有3萬名民眾到見證關鍵時刻,不過當地居民與能源專家反應不一;有人感慨地標消逝,也有人批評德國廢核是錯誤的能源政策。
-
歐洲最早生態村蘇格蘭芬霍恩 居民靠風電、有機耕作生活
|全球許多人都想更環保的過生活,盡量減少資源的消耗浪費,蘇格蘭的芬霍恩是歐洲最古老的生態村之一,大約500個居民透過綠建築、有機耕作、再生能源,實踐了環境永續的理想,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生活方式。
-
光電產業面臨諸多爭議 水面型是否納環評環境部評估中
|環境丹娜絲颱風過後,部分光電板遭強風吹毀與棄置,近期出現有人質疑烏山頭水庫清洗太陽能板,導致水質污染。面對對於光電產業的諸多負面聲音,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今(14)日舉行記者會,直指許多是惡意與不實指控,將對散播謠言者提告。另外面對國內要修法,加嚴光電開發環評,也有代表指出,國外光電大多免環評,國內如果把標準推到最嚴格是不對的。
-
立陶宛維爾紐斯7項評比指標佳 獲選2025歐洲綠色首都
|全球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城市林地的比例超過60%,空氣品質、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先天就具有良好的條件,再加上政府與民間共同在永續、環境保護以及減緩氣候變遷所做的努力,讓他們獲得了「2025年歐洲綠色首都」的榮耀。
-
日本估2030年起迎光電板報廢潮 「回收費用誰出」仍無解
|全球日本自2030年起將迎來太陽能光電板報廢潮,預估會在2040年前半年達到年廢棄量50萬噸的高峰。不過日本政府至今仍無法決定由誰負擔光電板回收費用。日媒報導,外界擔憂將出現處理場壅塞、或大量光電板非法棄置等問題。
-
太陽能飛機爬升9521公尺 瑞士飛行員刷新紀錄
|全球瑞士飛行員日前駕駛太陽能動力飛機,挑戰1萬公尺高空,也就是商用客機的飛行高度。雖然最後只爬升到9521公尺,但仍然創下太陽能飛機的高度紀錄,寫下里程碑。
-
光電板回收潮,台灣準備好了嗎?【我們的島】
|環境丹娜絲颱風的強風來襲,吹掀不少太陽能光電板,產生大量光電板廢棄物,也加快了台灣光電板回收潮的出現時程,這些光電廢棄物可以回收嗎?怎麼做呢?我們現有的回收量和技術能有辦法解決嗎?
-
NASA要求加快研發迷你型核電 擬用於未來月球、火星基地
|全球新一輪的太空競賽正悄悄展開,新型的核能科技可能是關鍵角色,代理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的尚恩達菲(Sean Duffy)這個月初發表一份NASA的內部備忘錄,要求加快迷你型核能發電機組的研究,希望能在2030年之前有具體成果,作為未來月球乃至於火星基地的電力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