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暴力
-
數位性騷擾比舊年加2倍 民團呼籲加強防制
|舊年臺灣有一波me too運動,予各界愈來愈有拒絕性騷擾的意識。性騷擾的類型真濟款,勞動部舊年就收著超過1500件的性騷擾申訴。除了行為上的、言語上的騷擾以外,數位網路頂懸也出現愈來愈濟性騷擾的案件,婦女團體建議勞動部愛加強調查委員和頭家對「數位性騷擾」的敏感度。(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教練因性暴力判刑仍在民間教學 人本批不適任制度有漏洞
|社福人權人本教育基金會近期接獲兒少遭學校外聘運動教練、與民間場館教練性暴力的申訴案,其中一位教練已經判刑確定,卻仍在花蓮的民間俱樂部擔任總教練,顯示目前教練不適任制度仍有巨大法規漏洞。
-
性影像外流案件攀升中,各界如何反制犯罪行為?【獨立特派員】
|社會根據婦女團體推估,台灣一年至少有79萬位民眾,在知情或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拍攝私密影像,同時也提出示警,有性誘拐者埋伏在網路上,透過利誘、圓夢、情感操縱三大手法,鎖定兒少作為獵捕對象。透過報導一起看看,性影像的危害與潛藏風險,以及有哪些反制機制。
-
咬斷性侵者舌頭反遭判刑10月 南韓79歲婦相隔60年終獲重審
|全球南韓79歲婦人崔末子18歲時差點遭受陌生男子性侵,最終靠咬掉對方的舌頭才成功逃脫,但她卻因此遭控重傷罪,被判比該名男子更重的10個月刑期。崔末子近年開始聲請再審,經歷數次駁回,去(2024)年12月終於獲南韓最高法院裁定發回再審。崔末子說,唯有法院承認正當防衛並修正過時法律,才可能創造沒有性暴力的世界。
-
影像性暴力每年79萬成年人被害 唐氏症患者也遭誘騙拍性影像
|社會根據官方數據,現代婦女基金會推估,每年的影像性暴力被害人光是成人就有79萬人,甚至每15人就有1人遭遇偷拍等狀況,喊話政府制定有效反偷拍政策,更要修法處罰非法持有或購買、成人性影像。現在更有唐氏症患者,在社群平台交友被網友誘騙拍攝性影像。
-
性暴力追訴期干焦20年 43名受害者望緊釋憲
|針對憲法法庭受理性暴力犯罪只有20年的追訴期,敢有違憲的釋憲案,目前有43个受害者聲援,其中14个提起司法程序。今仔日(3/31)就有受害者呼籲憲法法院趕緊釋憲,立委嘛會當提案修法,來保障被害人的權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性暴力追訴權釋憲案聲請滿週年 民團指20年追訴期規定過時
|社會憲法法庭受理性暴力犯罪只有20年追訴期是否違憲的釋憲案,經過公民團體的呼籲,共有43位的倖存者聲援,其中14位提起司法程序。今(31)日聲請釋憲滿1週年之際有倖存者現身,呼籲憲法法院儘快釋憲,立委也能提案修法保障被害人權益。
-
聯合國控以軍性暴力與種族滅絕 以色列否認稱荒謬
|全球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13日對人權理事會報告指出,自從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安全部隊針對巴勒斯坦的性暴力與種族滅絕行為,愈來愈被用來當成戰爭策略,甚至包括破壞生育診所。以色列否認這些指控,還痛批調查結果虛假且荒謬。至於美國總統川普先前曾表示要接管加薩,近來逐漸改口,12日更直接說沒有人會驅逐巴勒斯坦人。
-
蘇丹內戰兒童性暴力事件頻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歲童也受害
|全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報告指出,非洲國家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戰爭以來,已有221起兒童遭武裝分子性侵案,其中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僅有1歲。基金會譴責將性侵作為戰爭手段的惡行,並呼籲國際社會支援保護當地兒童。
-
民團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 籲適時抒壓、勿將心病污名化
|社福人權少子化趨勢下,青少年輕生事件卻增多,民間團體公布去(2024)年10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新聞,發現可分為心理健康新聞、校園暴力,以及數位性暴力3大類。精神科醫師直言,心理問題肇因於家庭,惡化於學校,顯現於社會,需要多管齊下改善,而青少年也要學會面對和抒發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