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上漲
-
AI需求強勁出口表現佳 主計總處估今年經濟成長率4.45%
|產經AI需求暢旺,帶動出口表現亮眼,主計總處預估今(2025)年經濟成長全年成長4.45%,明年成長2.81%。另外近期CPI漲幅縮小,但民眾還是感覺物價上漲,主計長陳淑姿說,主要是因為下跌的項目不是經常購買項目,包含水果、房租和醫療費用都比較高。
-
高市早苗有望成日首相 日媒:將遇內政、外交挑戰
|全球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新任黨魁,有望成為日本第1位女首相,但在內政外交上將面臨一連串挑戰,包括在少數執政的情況下,如何與在野黨合作,以及日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在27日訪問日本,美日關係怎麼發展都受到關注。對台政策上,學者表示,雖然高市早苗被視為親台派議員,但她如果成為首相後,恐怕難以在檯面上有過多表態。
-
明年基本工資調到月給29500 一點鐘196箍
|勞動部今仔日 (9/26) 舉行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調整基本工資。對2026年開始,月給上低2萬9500,抑若算點鐘的是196箍,起3.18%。基本工資連紲10冬攏起,預估有247萬个勞工會當調薪水。(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明年最低工資拍板調漲 月薪增至29500元、時薪196元
|地方勞動部今(26)日舉行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拍板決定2026年起,基本工資月薪調到2萬9500元、時薪196元,調幅3.18%。基本工資連續10年調漲,預估247萬名勞工受惠。
-
台中17市立高中職擬改國立 教育部建議妥善統籌
|地方考量財政負擔、原物料上漲,台中市府會有意讓2017年從國立改隸為市立的17所高中職,再改回國立,消息一出引發議論。全教總認為,除非師生權益變得更好,否則不能輕易啟動;教育部則建議台中市府妥善統籌。
-
電價平均調幅0.71% 龔明鑫:對物價衝擊不大
|生活10月開始,民生電價確定調漲,業界憂心,加上9月下旬基本工資恐怕也要調升,雙重壓力下,如果成本將轉嫁消費者,恐怕會進一步衝擊物價。雖然經濟部長龔明鑫說,電價平均調幅0.71%,物價衝擊不大。但彰化已有部分的知名爌肉飯業者,指出成本已經不堪負荷,10月起將調漲5到10元。
-
最低工資審議會9/26登場 勞團:調幅4%不為過
|生活物價持續攀升,不少人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最低工資審議會將在26日登場,勞工團體主張合理調幅應接近4%,底線是3%。但美國關稅變數和企業成本壓力,調幅能否連10漲、漲多少?都是外界關注的重點。
-
耶魯研究揭川普關稅對美國家庭衝擊 估明年增87.5萬貧窮人口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政策,除衝擊各國經濟外,耶魯大學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也將導致美國物價上漲、降低家庭購買力,對低收入家庭首當其衝。報告估計,關稅衝擊將讓美國每戶家庭收入平均損失2300美元(約7萬元新台幣),明(2026)年全美貧窮人口也將增加87.5萬。
-
阿富汗規模6地震深度僅8公里 3村莊一夜遭夷為平地
|全球全球各地最近地震活躍,中亞國家阿富汗的東部地區,昨(31)日深夜也發生規模6的極淺層地震,導致大量建築物瞬間倒塌,目前已知有800多人死亡,將近3000人受傷,但還有不少民眾被埋在廢墟底下、生死未卜,傷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攀升。
-
兒盟:8成兒童家長陷育兒困境 教育、經濟、社會期待為主因
|生活兒童福利聯盟公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近8成家中有12歲以下兒童的台灣家長,因面臨教育、經濟、社會期待三大壓力而陷入育兒困境。有接近8成家長擔心孩子學習落後;超過9成家長則坦言,物價上漲已影響到家計;還有6成以上家長常懷疑自己,是否能成為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