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爆發,將國際油價推向歷史高點。受到能源價格影響,美國勞工部近期公布的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超出市場預期,也創下40年來最大增幅。而這股通膨的力量,現在也撲向亞洲,在原料供應減少的情況下,從韓國的泡菜乃至於印度香飯,齊聲喊漲,多出來的成本恐怕轉嫁給消費者。而在英國,生活成本不斷提高,恐怕連帶影響公共設施的營運。
俄羅斯總統蒲亭31日宣布「不友善國家」若不以盧布交易,將停止向該國出口天然氣,並簽署法令,買方必須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帳戶。德、法表示,合約就是用歐元,不能政治勒索。
歐盟15日宣布,擴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包括取消貿易最惠國待遇,以及對能源、軍工以及鋼鐵產業,祭出進口禁令。俄羅斯作出反擊,並列出制裁名單,限制美國總統拜登及美方高層人員入境,以及凍結在俄資產。目前國際制裁已經對俄國造成衝擊,俄國總理宣布,投入1兆盧布挽救國內經濟。
歐美對俄羅斯央行及大型金融機構祭出經濟制裁後,俄羅斯當地出現擠兌潮,28日週一盧布對美元暴跌將近30%,貶至歷史低點。各國制裁俄羅斯的動作不斷,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包括台積電在內的全球晶片業者,開始停止出貨給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