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新增382例本土確診,再創今年以來單日新高。疫情遍及了全台17縣市,其中新北市111例最多,其次是台北87例、高雄59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可能在一、兩個月之內來到高峰,確診數會多於1500例。同時他首度坦言,清零已經不可能了,未來勢必會和病毒共存。
國內3/31增加152个帶病入境、87个本土病例,這兩項攏是今年以來上懸的病例數。本土病例內面,猶是基隆小食店的群聚案上嚴重,增加22人確診,樹林科技廠也有增加13人,大潭電廠也有10个人,連金門也出現頭一个病例。外界就咧質疑:欲完全消滅病毒抑是佮病毒共存咧?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病毒湠真緊,未來有可能會佮病毒共存,毋過猶是袂使放棄,消滅病毒的做法。
國內本土疫情,今天新增87例本土,還有152例的境外移入確診,都創下今年以來單日新高。其中,以基隆小吃店衍生的警察群聚,新增22例最多,累計有91人染疫。其次在樹林的科技廠群聚新增13例,大潭電廠則新增10例,連金門也傳出1例個案。由於本土疫情,在全台11個縣市多點散發,讓外界質疑,防疫戰略到底是「清零」,還是要「與病毒共存」。針對這樣的討論,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病毒傳播很快,未來有可能走向與病毒共存,但現階段不會放棄清零。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確診數屢創新高。病故者當中甚至出現僅11個月大嬰兒和3、4歲幼童。目前香港不僅特首選舉確定延期,學生也提前放暑假,同時將實施強制全民普篩,在北京要求下,香港逐漸進入中國防疫模式。但有專家認為,香港年長人口的疫苗覆蓋率始終無法提升,導致香港現在無法與病毒共存,而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對香港這樣的金融中心來說,肯定會付出慘痛代價。
香港新冠疫情大爆發,昨(21)日新增7533例,再創下單日新高,還新增13人死亡,包含一名11個月大的女嬰,是香港至今、最年輕染疫死亡案例;另外在日本、疫情則是開始降溫,昨天新增8805例,是最近四個禮拜以來、首度降到單日一萬例以下,當局還宣布,這個月底開始,為5到11歲的兒童,接種BNT兒童專用新冠疫苗。
國內新冠本土疫情持續處於穩定狀態,行政院定調,未來防疫規範會逐漸朝正常生活的方向,進行適當調整。有國內醫師表示,入夏前可能會以邊境開放為主,7、8月後會有較明顯的鬆綁措施,但仍得注意長者及高風險族群的重症風險。
95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確診新冠病毒,不過症狀輕微,未來一週將繼續履行職責。英國基於與病毒共存策略,21日將宣布解除限制自由防疫措施,染疫者免隔離,成為歐洲第一國。另外,去年因疫情停辦的法國尼斯嘉年華今年再度舉辦,當地熱鬧氣氛重現。
現年73歲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已接種3劑新冠疫苗,昨(10)日二度確診。按當前英國防疫規定,查爾斯必須自我隔離10天,不過若第5天與第6天快篩為陰性,可以提早解除隔離。
新冠疫情至今已有超過4億人被感染,六百多萬人病故,但隨著疫苗覆蓋率擴大,許多國家無法再承受防疫限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紛紛決定與病毒共存,開放國境迎接觀光客。聯合國估計,全球2022年的觀光產業將明顯回溫。但人類是否真能與隨時可能出現新變種的病毒株共存,仍是未知數。
國內本土疫情幾乎都是輕症或無症狀,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張,若有接種2劑疫苗,可鬆綁管制措施,不過有專家表示不認同,因為國外疫情仍嚴峻,與病毒共存需漸進式,而不是跳崖式全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