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導致珊瑚白化危機,不過泰國沙邁珊島的珊瑚遭遇黃化危機,珊瑚感染黃帶病,只能走向死亡一途,目前尚不知成因與治療方式。泰國在去年首次發現,在觀光城市巴達雅附近海域,目前擴散面積已廣達240公頃海域。
澳洲昆士蘭海岸的大堡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珊瑚礁群,但面臨氣候變遷,導致嚴重生存危機。科學家採用類似人類的人工生殖技術來進行保育,將珊瑚的精子卵子、甚至珊瑚幼蟲,放在液態氮,極低溫冷凍環境保存,未來需要時得以解凍繁殖。
全球暖化嚴重影響地球生態,澳洲大堡礁的珊瑚礁群近年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間接破壞物種棲息地。而地中海區域則被耐高溫的外來種入侵,原生種難以繁殖。科學家現在正和時間賽跑,要在環境更加惡化之前,找出保育生態的有效方法。
屏東墾丁後壁湖海域有豐富且漂亮的珊瑚礁,是潛水客很愛造訪的潛水地點,但近日有潛水教練發現,水中有水泥塊損壞珊瑚礁,令人心痛。墾管處表示,水泥塊是為了固定區別航道安全的浮球,原本在海底沙地,上週尼莎颱風影響,風浪過大位移,會趕緊派廠商處理改善。
位在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間的紅海,除了流傳數千年的聖經傳奇故事《出埃及記》,多采多姿的海洋生態,特別是珊瑚礁,更吸引研究人員和大批觀光客湧入。學者指出,珊瑚花了幾千年的時間從印度洋移居到紅海,因為歷經紅海南端的所謂高溫過濾,在紅海海域定居下來的珊瑚物種特別耐熱。在全球其他地方的珊瑚嚴重白化的同時,紅海的珊瑚仍得以持續生生不息。
氣象局今(22)日持續對花東地區發布高溫警戒,其中花蓮最高溫來到41.4度,而台東氣象站也統計台東地區120年來的溫度變化,升高了2.2度左右。隨著氣溫升高,海域珊瑚白化比例也升高,連帶會影響週邊環境。不過,台東縣最近卻經常在修樹,有民眾認為時機不恰當,這樣反而導致樹木,容易死亡。
今年全球各地不斷傳出熱浪、缺水等問題,海洋升溫也導致珊瑚生存受到嚴重衝擊,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最新資料顯示,若再無颱風降雨替海洋降溫,台灣南部海域將進入珊瑚白化、有嚴重死亡可能的二級警戒。
2018年底,台灣籍貨輪「巨龍號」行經屏東縣滿州鄉外海,因船員航行過失而偏離航道,導致這艘290公噸的大船擱淺碰當地珊瑚礁,墾管處求償579萬,但一審法院認定超過《海商法》賠償金上限,只判賠65萬,墾管處表示將上訴。
綠島潛水聖地石朗海域,6、7月分別遭到修建漁港碼頭的工作船破壞礁石,引起地方潛水教練和保育團體抗議。台東縣政府已對業者開罰兩次共18萬元,上週要求業者重送施工計畫避免傷害珊瑚礁,同時要求業者要負擔復育被破壞斷裂珊瑚礁的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