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頭
-
話說從頭/回首「萊時路」:萊豬開放的漫長旅程,經歷了什麼?
|政治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的第18案「萊豬公投」,考驗民眾對政府在「科學標準」與「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也牽涉美國對於市場開放的長期關切。從馬政府開放萊牛,到蔡政府開放萊豬,人民對「萊克多巴胺」所知多少?這一切又是怎麼與台灣扯上邊的?
-
話說從頭/吵了40年,核四公投會是終局之戰嗎?
|政治即將在18日登場的四大公投,其中第17案「重啟核四」,回顧歷史,從1980年首度提出,歷經4位總統與多名行政首長依舊未解,爭議原因,在於人民對核四的不信任,或是核四始終無法通過運轉測試的根本問題?要了解核四爭議,我們必須重返20年來的關鍵轉折。
-
話說從頭/攻防拉鋸20年,藻礁公投如何走到今天?
|環境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的第20案「藻礁公投」,從一個地區性的生態議題,躍升全國能源政策的論辯,歷經環評通過、大勢底定,民間發起公投則從無人聞問,到獲得政黨奧援,逼使政府提出新的工程方案,卻又反造成倡議團體的內部分歧——藻礁公投充滿戲劇轉折的過程,讓結局更加難料。在多次的方案變化之後,或許大家都忘了:「藻礁」與「三接」之爭,到底是怎麼開始的?
-
話說從頭/從鳥籠變鐵籠?《公投法》為何3年修2次
|政治即將在12月18日投票的第19案「公投綁大選」,將影響選務流程的安排,同時也牽動政黨動員策略的政治效應,因為與大選合併舉辦的公投,幾乎等同能大幅提高投票率,更容易達到通過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