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生
-
為減少電廠碳排 中研院建議推動「去碳燃氫」發電
|環境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針對發電為溫室氣體排放大宗,中研院去年發布「台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其中就建議國內應優先推動「去碳燃氫」,強調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成為穩定基載電力來源,並認為未來可以成為「準綠電」來源。
-
興達電廠「混燒氫氣發電機組」動工 減碳量有望達7130公噸
|生活國內首部可混燒氫氣的發電機組示範計畫,今(18)日動土,未來透過改造現有機組,可望打造出國內第1部可混燒氫氣的發電機組,預計年底可正式投入測試運轉,若以1年7000小時運轉時間計算,預計達到減碳量7130公噸。
-
台電2年虧5400億 3月將向電價審議會反映
|產經核二2號機將在3月14日除役,今(2023)年夏天是否會供電不穩?台電表示,已調整歲修時間因應。另外,大潭電廠燃氣機組8號機,預計最快6月加入上線調度,確保供電穩定。日前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曾指出,這2年台電累計虧損超過5400億元,外界預期3月電價審議會開完後,最快4月可能調漲電價。不過學者認為如果要調漲,應該鎖定用電大戶,而不是一般民眾。
-
New Buildings in Future Should Install Solar Panels 未來新建築物屋頂 應設置太陽光電
|The Executive Yuan passed the draft revision to th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Act on the 8th. In the future, new buildings, additions, and renovations that meet certain conditions should have solar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通過 未來新建築物屋頂應設太陽光電
|生活為呼應淨零轉型政策,釋出再生能源潛能場域,行政院會8日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來新建、增建及改建符合一定條件的建築物,屋頂應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該草案將送立院審議。對此,民眾樂觀其成,建商則認為,政府應給予部分容積獎勵誘因,否則額外的成本恐反映在房價上。
-
媒體披露台電電力預測11月吃緊 曾文生駁斥供電無虞
|生活有平面媒體披露,台電最新電力供需預測指出,11月夜尖峰備轉容量率恐不足6%。主要是10月空汙季,台中興達火力電廠共5部機組自主減煤停機,合計將少掉約250萬瓩。不過,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駁斥,強調近來有颱風帶來豐沛水量挹注,水力發電再加上燃氣機組,夜尖峰備轉容量率可達8%以上,供電無虞。
-
北市將建超高壓變電所 貫通松湖及大安潛盾洞道亮相
|生活為解決區域供電瓶頸,台電規劃在台北市中心蓋兩座超高壓變電所,大安變電所預計114年完工啟用,台電邀請媒體拍攝,花了10年時間貫通松湖及大安輸電線潛盾洞道,台電表示,施工難度不輸捷運工程。初期將蓋4座主變壓器,約可供電200萬瓩,強化台北東區供電穩定。
-
Electricity Prices to Go Up Earlier Due to Climate Change: MOEA DM 曾文生:極端氣候影響 夏月電價定會提前
|Taiwan's power consumption hit a record 40.7 million watts in late July. With blackouts all over the country this summer, Deputy Economic Affairs Minister Tseng Wen-sheng says electricity prices will
-
7月下旬出現用電高峰 曾文生:夏月電價定會提前
|生活天氣越來越熱,國內用電量吃緊,雖然今年最高尖峰用電4070萬瓩仍然在7月下旬大暑前後出現,但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接受網路媒體專訪時表示,受極端氣候因素影響,台灣出現高溫的時間也越來越早,台灣一定會走上夏月電價提前這條路,但仍要送電價審議委員會討論。
-
小股東不滿台電虧損達853億 消基會籲勿漲民生用電
|產經7月電價調漲前,台電先召開股東會,截至今年4月累計虧損達853億,遭台電小股東砲轟。對於電價是否調漲,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無權決定電價,僅負責提供各國電力成長幅度、燃料成本價格,但需永續經營,強調虧損不能擴大。消基會則認為,漲電價不能「劫貧濟富」,尤其物價壓力大,呼籲不該調漲一般民生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