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屬行政命令,立法院各黨團推動提升位階為《國定假日法》,今(2)日進行委員會討論,各黨團版本除了有提議春節從3日增加為5日以及國慶3日等,亦有擬新增如元宵、冬至、言論自由日與八二三紀念日等假日。若將黨團各版本綜合計算,扣除消防節、祭儀等非全台統一假期,最多可新增16天假。
有國人因長期旅居國外,辦理停止繳納健保費,但曾在春節返國短暫停留,仍被要求追繳保費,於是聲請釋憲。憲法法庭今(23)日判決,《全民健康保險法施行細則》有關停復保規定,缺乏法律明確授權等理由,違反法律保留原則,判決違憲,限兩年內修法,否則將失效。這項判決將影響56萬名在海外就學、工作的國人權益。衛福部則回應,已經著手修法。
教育部三月發布「高中學生在校作息時間規劃注意事項」,明訂每週至少4天的早自習,由學生自主規劃運用,8月1日起實施。目前各校正著手修訂校內規定,但傳出有學校研擬,讓學生早上7時半打掃,或是把第一節課提早到7時50分,等於變相要學生提早到校。
農委會公告自今年三月一號起,禁止輸入和繁殖比特犬,到明年二月底為緩衝期。但在2010美國有多項研究指出,禁養特定品種的犬隻,無法降低攻擊事件,而是飼主應預防犬隻攻擊才是正道。在2020年農委會開始預告禁養比特犬後,各地陸續傳出棄養潮,也衍生出收容所後續照養負擔和動物福利等相關問題。隨著動物福利和寵物行為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或許思考更多元的配套方式及策略,才能真正降低犬隻攻擊事件。
台南有一个查埔人,舊年對中國轉來台灣了後、進行居家檢疫,蹛佇透天厝3樓的房間,2個小弟蹛無仝層樓。煞hőng認定是:違反「1人1戶」的規定,這3个人、一人攏罰10萬。民眾不服,提起訟訴,法院認為,通知書正面寫講「1人1戶」規定,後壁閣有寫「蹛做伙愛遵守的事項」,按呢會予民眾誤解講:這兩種情形會當做伙發生,裁定免罰錢
非原住民所生的子女依姓名取得原民身分的規定,引發違憲爭議,憲法法庭今(17)日開庭進行辯論。這是憲法訴訟新制上路後,首場言詞辯論。
美國與巴西不約而同決定,把疫苗接種年齡向下開放。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決議,把年齡再下修正為12到15歲。巴西則是開放相當於小學生的5到11歲學童,可以接種疫苗。曾經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則是規定年齡在50歲以上的民眾必須接種,否則不准進入工作場所上班。
法務部長蔡清祥在高雄發生重大酒駕車禍後回應,兩年前法務部曾提出酒駕再犯以「不確定殺人故意」加以處罰 ,「可惜在立法院沒有修法通過。」另外根據交通部調查,2014年至2018年間酒駕累犯違規件數為21萬餘件,累犯率達38.1%,如何遏止酒駕累犯,成為政府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