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最近確診人數攀升,當局為了防堵疫情擴大,臨時下令在五一連假期間、關閉所有娛樂場所,並且全面禁止餐廳內用,進入公共場所必須提供兩天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導致民怨四起,懷疑這是變相封城。
台灣疫情升溫,十多條不明傳染源有待釐清, 指揮中心表示, 維持目前防疫措施, 但大方向朝鬆綁前進, 不過三月中旬,中研院社會所展開社會意向調查預試,其中對於縮短國人入境居家檢疫天數,預試結果約有50.9%的民眾反對,如果對象改成外國商務人士,反對比例更上升到61.4%,顯示國人對邊境管制鬆綁依然有相當疑慮。許多人說,在全球疫情嚴峻的過去兩年多,成功防堵疫情的台灣是地球上的平行時空。不過隨著輕症化以及各國防疫政策的鬆綁,如何與世界接軌,將是後疫情時代,台灣社會必須思考也無法迴避的課題。
紐約客澤洛威說:「我想戴不戴口罩是每個人的選擇,但不再是強制要求,我覺得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紐約客吉隆說:「我個人感覺繼續戴口罩,這樣比較安全,直到病例數降得更少時。」紐約州加入其他民主黨執政的州,包括加州、紐澤西州、康乃狄克州等,解除室內場所的口罩強制令,但紐約州的校園,仍須維持戴口罩。白宮官員指出,過去3週的每日病例下降65%,住院人數也減少40%,因此正在制定放寬防疫規定的指南。歐洲各國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1月9日至1月24日維持二級疫情緊戒標準,但口罩政策加嚴,除農漁林、泳池、三溫暖等場域活動,在保持社交距離下以及用餐可免戴口罩,外出應全程佩戴口罩。指揮官陳時中也宣布,北北基、桃園的醫療院所禁止探病、住宿式長照機構暫停探視。
歐洲疫情升溫,有不少國家開始重啟限制措施,比方奧地利就進入全國封鎖。而為了要提高疫苗接種率,有些政府限縮了沒有施打疫苗的民眾權益,引發抗議。至於美國CDC,是在最新的旅遊健康建議當中,把德國和丹麥等國家,列為最高風險名單。
葡萄牙新冠疫苗完整接種率接近85%,為目前全球最高,疫情也因此獲得有效控制。當局宣布10月1日起,將解除大部分公共場所的人數限制。不過另一方面,歐盟藥品管理局表示,從數據觀察發現,疫苗對年長者的保護效力,會隨著時間遞減。
中秋節連續假期,台東縣傳出住宿民宿的10多名遊客在22日凌晨烤肉烤到一半,遭到一輛汽車衝撞,演變成打群架,造成4人受傷。警方出動快打部隊30人前往現場維持秩序,初步調查疑似感情糾紛引起。不過還在疫情管制期間,這樣的群聚事件可能違反防疫規定,警方也將移送衛生局一併裁罰。
天氣越來越熱,很多民眾跑到游泳池,想要清涼一下。而在泡水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注意衛生。今天有醫生表示,游泳池又溼又熱,是黴菌最喜歡的環境,泳客一不小心就會染上香港腳和灰指甲.最近還發現連一歲大的小朋友都被感染了。 這是一名才一歲大男童的指甲,黴菌侵入感染,整片指甲顏色變灰,常常碎裂。灰指甲多半成年人比較容易得。由於時常進出游泳池,三溫暖等公共場所,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黴菌很容易入侵腳底和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