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農曆春節長假有10天,「春節社交恐懼」可能更令人倍感壓力。心理師觀察,「薪水多少」「有沒有男女朋友」「是不是變胖了」這些提問遇年節聚會更常出現,甚至有人因此寧願加班,不回家過年。當關心的提問反而造成社交壓力,如何互動才能讓彼此真正親近?《公視新聞網》採訪心理師,提供破除春節社交恐懼的3大指南。
全球沙漠化問題日益擴大,包括美國、巴西等總共11個國家,正在推動名為「非洲綠色長城」的計畫,要以造林等工作來改善,中東國家約旦也加入這個行列。
台灣正處於老電廠除役的高峰期,而新增機組原本計畫由大潭電廠8號及9號機先接手,但卻因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延期,使得台電未來幾年都會有很大的供電壓力。不單是供電上面的挑戰,近五年台灣發生四次大停電,都是因為人為疏失所造成的事故,先前總統曾為此道歉,同時強調要把因為人員疏失而輕易癱瘓的供電系統列為徹底檢討改革的重點,而近年台灣電力吃緊,再生能源成了政府致力開源的目標,不過再生能源間歇性還有不確定性都相當高,要如何維持穩定供電,以及後續還會面臨那些挑戰,都還有待仔細評估。
在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台南Josh兩位男性家暴受害者現身說法後,網路上出現對男性受害者的討論與關注,其中也混雜著男性之所受暴,是因為「女權太過高漲」的說法,我們該如何看待男性受暴者的困境?
今年以來,買不到雞蛋或是發現雞蛋漲價,可能是大家最關切的民生議題。原本農委會預估清明節過後缺蛋的現象應該會減緩,不過第一線的蛋農卻不這麼認為,甚至悲觀的預估今年一整年,雞蛋市場恐怕都無法恢復穩定供應。不只台灣這波蛋荒讓雞蛋的價格來到史上新高,全球都因為禽流感還有俄烏戰爭造成原物料飆漲,雞蛋價格居高不下。雞蛋產銷兩端的天秤如何找到平衡,會是今年雞蛋產業的最大挑戰。
大年初五,一架不明機飛越國之北彊東引上空,並透過社群媒體「東引大小事」的群組炸鍋,事後國防部判斷不明機為運-12運輸機。而受限於雷達限制、事發氣候條件與人員操作問題等,東引空防的滲透危機不得不慎。
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下簡稱六中全會),首天會議8日上午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將是中共黨史第三份「歷史決議」,前兩份決議分別為毛澤東、鄧小平確立黨內的地位,外界預計,這次決議將一如既往,進一步突出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功績。
兩岸局勢日益詭譎,台灣國防問題屢登外媒版面。上月25日,美國《華爾街日報》採訪數名軍事訓練役役男,發現訓練內容與戰訓本務多數無關。國軍亦意識到後備部隊戰備問題,不僅成立全民動員署,更提出全新編裝計畫。然而,該計畫是否明確定位後備部隊作戰定位,編裝計畫是否有效配置戰力,以及國軍長年的「恐槍症」如何不利役男熟悉步槍操作等,在後備部隊改革上仍有精進空間。
聯合國2758號決議通過50年,回顧2758號決議,如何從中國代表權問題演變為「一中原則」的國際化、進而排除台灣參與國際的空間?面對近來國際挺台聲浪四起,台灣又該如何務實檢視自身定位參與國際,破解2758號決議的中國詮釋權成當務之急。
都市災害風險是發展的課題,需要納入都市發展架構中觀察,透過從土地使用規劃到整理治理機制,尋求減災的機會。諸如土地使用規劃、開發控制、開放空間留設和都市更新,甚至是消防檢查等單一手段,已難以因應當前複雜的都市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