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全台已有超過13萬名學生確診,其中以國小的4.5萬多人占比最高。因應疫情考量,台北市高中以下學校在這個星期都改成遠距、不到校,但如果家長無法照顧國小、幼兒園學生,那校方也會提供「照顧專班」,但實際前往國小,參與的學生並不多。而近期不斷有學校需要採取遠距教學,也對準備營養午餐的團膳業者造成影響,業者預估,光是這2個月,全台的食材損失就破億,損失慘重。
疫情蔓延,台中市府先前曾宣布,高中以下學校今(23)日開始採遠距教學一週,不過立人高中高一學生今仍到校參加第二次段考,這樣的實體考試,一度引發外界疑慮。校方表示,因為成績將影響到繁星推薦入學及高二分組編班,多數家長與學生贊成實體測驗。
疫情蔓延到校園,考量5到11歲兒童疫苗開打不久,青少年還沒接種第三劑,各縣市政府對於疫情高峰期可能落在5月底,都如臨大敵,紛紛宣布彈性授權各校決定,或者是暫停實體課程一週。
疫情嚴重,學生也染病。臺北市長柯文哲5/18宣佈,臺北市的高中、國中、國小後禮拜1禮拜,改線頂上課。毋過學校猶是會當家決定,若準有需要也是會當轉學校。另外,國中三年仔、高中三年仔是對5/23開始停課到畢業典禮。新北市目前照常去學校上課。
立法院法制局、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陸續建議教育部,統一暫停中小學實體課程至少兩週。教育部昨天回應,已授與地方和學校彈性處理。國民黨上午指出,若實體,必須提供每生每週2劑快篩;若遠距,政院要給家長有薪照顧假,不要沒配套,只推給校方、家長自主決定。
疫情即將進入高峰期,立法院法制局則建議高中職以下學校宜評估停課至5月底或學期末的可行性,另外因應每個家庭狀況不同,宜提供資源協助國小以下學校實體課程與遠距教學並行。教育部回應表示,已經開放學生可以視自身情況請防疫假,且不影響各項評量成績,並授權各校視情況決定是否全校或部分班級停課。
全台高中以下有將近15萬的身障特教生,教育部正在進行10年一次的特殊教育法大修法。不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10)日舉行記者會,針對特殊生鑑定評量專職化、特殊需求分類是否入法等部分,為特教老師請命,呼籲教育部正視特教現場教師的聲音。
教育部70萬劑的快篩試劑,陸續發送到地方縣市政府,台中市分配到的7萬劑今天到貨發放,校園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有需要的學校可透過造冊、上網填寫表單後,就能前往領取。
全台高中以下近15萬的身障特教學生,有11萬多名在普通學校受教,接受「融合教育」。全教總問卷調查指出,87.1%的普通班老師認為,當班上有特教生時造成困擾與挑戰。檢視教育部修訂中的特殊教育法,唯一具體作法是加強辦理普通班老師參加「特教知能研習」,沒有看到問題點,脫離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