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快遞公司是中華郵政子公司,專門運送銀行各式票據,去(2022)年7月員工不滿低薪爭取加薪成功,工會卻發現公司明明有賺錢,今年給員工的績效獎金卻比去年少3到5萬元,發起罷工投票,同意罷工比例有8成3,下午工會與公司進行協商,工會表示雙方朝向好的方向努力,但遺憾的是董事長沒有現場承諾任何事,還是得交由明(31)日的董事會決議。
行政院宣布在過年後要普發6000元現金,和全民共享經濟果實。國民黨召開記者會,提出《稅收超徵特別條例》草案,主張要發放1萬元,只要立法院延會到19日,一定能在年前三讀通過。立法院長游錫堃表示,全民的事情,國會會盡最大的努力。
大學的學雜費凍漲10多年,在每年的大學校長會議,幾乎都會討論,但今年大學校長會議,罕見沒有大學表態和討論,反而是前清大校長賀陳弘,以少子化趨勢下的大學治理,與創新轉型為題目分享時,直言說,不合理的低學費,正在謀殺高教。
The issue of whether the excess tax revenue collected by the government will be returned to the citizens has caused much-heated debate. A pan-blue legislator suggested a general issuance of NT$10,000
政府超徵4500億,是否會還稅於民,引發討論。目前除了發放N倍券聲浪,也有藍營立委建議,應該要普發每人1萬元現金更實際,還能省下印製振興券的成本。綠營立委則認為,錢要花在刀口上,針對年收入不到120萬的人,發放現金才合理。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表示,行政院指示各部會研提疫後振興方案,目前尚未定案。
針對義務役役期延長,總統蔡英文27日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討論,中午與執政黨全體立委開會後,接著在下午3點半親上火線,向全民報告「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並接受媒體提問。這是蔡英文睽違2年再度接受提問,媒體焦點除了放在兵役上,九合一選情和經濟狀況也備受關注。
國內新冠病毒疫情今天新增1萬4162例本土病例,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預估,接下來第三波的疫情高峰,將落在明年2月初,每日的確診數將會大約有3萬例,只是國內疫情升溫,又加上中國疫情爆發,連帶影響到台灣的藥品,傳出有民眾大量搶購普拿疼,寄給中國親友;食藥署下午邀集藥廠討論,盤點藥品庫存量,王必勝強調,目前還沒有具體的限購計畫,會優先保障醫療院所、用藥無虞,希望不要走到「實名制限購」。
國內即將對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進行公民複決,紐西蘭比台灣再向前邁進一步。紐西蘭最高法院21日裁定,18歲才能投票具有歧視性,如此一來將迫使國會必須討論,是否要修法降低投票門檻到16歲。紐西蘭總理阿爾登表態支持,但強調仍需交由全體國會議員討論。
COP27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6日在埃及揭幕。上屆主席致詞指出,目前還無法將地球升溫控制在1.5度內,呼籲各國領袖有所作為,避免氣候災難降臨。擔任本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主席也是埃及外交部長的蘇克里表示,氣候賠償將首度列入大會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