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
-
新冠確診後遺症 康復後肌少症半年無力倦怠
|生活根據統計,國內已有超過千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台灣家庭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染疫後出現肌少症也是新冠後遺症之一,平均每5位出院患者就可能有3位,出現長達半年肌肉無力或倦怠疲勞問題,尤其65歲以上長者若有肌少症,恐怕增加跌倒及死亡風險。
-
本土+35594/2兒童MIS-C康復 今年兒童重症已206例
|生活新冠疫情本土病例再新增3萬5594例,中重症114例,死亡30例。重症個案中,包括2例兒童MIS-C個案,年紀最小只有2歲,所幸經住院治療,2人都已康復出院,累計今年兒童重症206例。
-
新冠染疫康復門診已收逾3千人 31至50歲佔45%
|生活國內新冠疫情逐漸下滑,單日新增2.3萬多例本土確診,還有84例中重症、31例死亡。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確診康復者飽受後遺症及長新冠等情況影響。根據健保署統計,國內新冠染疫康復門診,一共有108家,已經收案了3174人,這其中的年齡層,以31到40歲,還有41到50歲居多,占了45%。
-
長新冠出現就診潮,後遺症全貌須持續追蹤【獨立特派員】
|生活全世界的疫情還未平息,長新冠難題又起。目前各國對於長新冠定義不一,染疫後症狀持續一到三個月以上,都可視為長新冠。台灣今年累計超過440萬人確診,根據英國研究,Omicron BA.2的長新冠比例低於之前的變種,大約9%,估算下來,台灣這一波會有高達近40萬人可能有長新冠。難以平息的疫情,將會帶來更多的長新冠患者,對我們的醫療和國民健康,造成難以估算的負擔。而除了前線防疫外,長新冠患者所帶來的後續效應、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深遠,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關注。
-
Nurse Got Infected Three Times in One Year 確診康復護理師 1年染疫3次症狀更嚴重
|The number of people testing positive for COVID-19 in this current wave has already surpassed one million. Many of the cases are reinfections, including a nurse who caught COVID-19 three times over th
-
TMU Hospital Treats Child with MIS-C 染疫童康復後出現MIS-C 再傳類似個案
|Taiwan recently reported its first case of a child developing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fter COVID-19 infection. It's a rare but serious condition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in whi
-
染疫童康復後26天出現MIS-C 醫師示警南部恐傳類似個案
|社會染疫孩童康復後,出現MIS-C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引發關注,台北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治療到一名案例,一名5歲半男童染疫近一個月後突然出現40度高燒,服藥遲遲未退燒,送醫後診斷為MIS-C,到院時已有一點心衰竭狀況。醫師提醒,若孩童染疫康復後若出現連續高燒不退伴隨腹痛、眼睛紅等症狀,一定要及時送醫治療。
-
醫提醒無論輕重症 確診康復3週內留意血管發炎
|生活國內確診民眾增加,也讓不少人開始擔心康復之後會不會出現腦霧、健忘等長新冠症狀,有醫師提醒,無論染疫是輕症或重症,康復後2到3周更要注意血管發炎的問題,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等,急性發作的機率大增,未處理好恐致命。
-
國內頭一例MIS-C 10歲囡仔康復1月日煞休克
|國內囡仔重症個案已經有36例,而且進前出現頭一例感染了後,引起「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伊是一个10歲的查埔囡仔,身軀真濟器官攏發炎,致使伊規个人昏去,送加護病房搶救5工了後,已經較穩定。醫師表示,囡仔復原了後4到6禮拜,若準發燒揣無原因,家長就愛特別注意。
-
國內首例「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醫師:輕症童康復後可能發生
|生活台大醫院出現疑似全台首例,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卻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他是一名10歲男童,輕症痊癒後,體內多重器官發炎導致休克,所幸在搶救5天後,已經脫離險境。醫師表示,通常兒童確診康復後4到6週,如果發燒找不到病因,出現2個身體系統被侵犯,家長就得注意,而這症候群死亡率也有1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