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冠疫情趨緩,加上第一劑疫苗覆蓋率突破5成,讓外界開始期待警戒降級,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即使降級,口罩仍要戴上、不會鬆綁,國內醫師也提醒,在病毒不斷變異下,還是得靠口罩去阻斷傳播。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警戒能不能降級也是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有醫師認為,台灣如果要以確診人數清零為前提來確定降級,是不太可能實現。國內今天開放高端疫苗預約接種,但也有醫師仍對高端疫苗的保護力及安全性存疑。
全國疫情警戒從27號降為二級,台中市捷運綠線的運量已經比三級警戒期間成長50%,台中市府也決定縮短車班間距,不過該做的防疫措施也不敢馬虎,口罩、實名制都不能少,18個中捷車站,也都設有紅外線熱顯像儀偵測體溫,希望防疫仍滴水不漏。
降做二級警戒了後,國內旅遊也是帶條件恢復。毋過就有專家煩惱講,咱誠無簡單才重新起步的觀光業,會因為人流控管無做好勢出問題;因為各地頭景點的主管機關無仝,呼籲中央著愛整合人流警示系統。
疫情警戒降級,多個景點人潮群聚,監測防疫人潮的儀器,並非各個景點都有設置,學者與旅遊業者呼籲中央應該要整合監測系統,民眾黨立委邱臣遠更質疑,衛福部花1千500萬元向中華電信租賃「全國景點觀測平台」,用來監測防疫人流,卻閒置了10個月。
疫情警戒降級第一天,雙北市長柯文哲、侯友宜嚴陣以待,就擔心疫情反彈,因為27日雙北共新增9例本土案例,而外界期待的開放餐飲內用,雙北首長態度仍然保守,堅持要再視疫情變化。台北市今天也公布4個確診個案足跡,其中有兩例關係為父子,而且傳出父親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已接種兩劑BNT疫苗的本國籍員工。
全台疫情警戒降為二級的首日,全台除了雙北之外禁止餐飲內用外,其他縣市都開放內用。而以小吃聞名的台南,大部分業者和民眾都相當開心能內用,但也還是有業者觀望中,而桃園地區民眾都還是習慣外帶。
無薪假減班休息的人數再創新冠病毒疫情以來的高峰,本週公布的人數達到4萬4千多人,企業也連續4週刷新紀錄,來到3679家。雖然明天疫情警戒會降到二級,不過位在台北市商辦大樓附近的「四平商圈」,因為居家辦公的上班族一度消失,許多店家還沒能等到疫情趨緩,已經撤離招租、人去樓空。
7/27開始,全國三級警戒欲降做二級。毋過雙北的餐廳猶原無開放內底用餐。民眾敢會走去基隆、桃園咧?業者表示,會做萬全的準備。毋過基隆廟口的店家也有人煩惱疫情,猶是予人客包轉去食會較妥當。
暑假悶了快一個月,指揮中心指示,疫情警戒降二級後,仍禁止游泳,但在沒有群聚的情況下,可以潛水、衝浪、玩水上摩托車,只是上岸後必須配戴口罩。不過目前的規定一國多制,像是新北市政府,在降二級後,暫時還是「不開放」潛水、衝浪等海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