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
-
樂高打造核磁共振模型 緩解孩童檢查恐懼
|全球小朋友面對冷冰冰的醫院環境常常會害怕,尤其是像核磁共振MRI這種龐大又吵雜的檢查設備,甚至有孩子需要先麻醉,才能完成檢查。為了減輕恐懼、降低麻醉風險,樂高製作了上萬套迷你核磁共振模型,分送全球醫院,讓小朋友透過玩樂,提前認識檢查流程。
-
「teamLab」京都常設館開幕 沉浸式作品呈現多種感官體驗
|全球日本人氣藝術團隊teamLab,在京都的常設美術館本(10)月開幕。4層樓、1萬平方公尺的展覽空間,50件沉浸式作品,打造獨一無二的魔幻藝術空間,吸引大批遊客造訪,也是最新的熱門打卡地點。
-
弘道引進日本教材 第一視角體驗失智症
|社福人權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首度引進日本失智症相關教材以及課程,帶領民眾從失智症患者第一視角的概念來理解失智症成因以及如何預防,也希望能建立正確認知,讓社會對於失智症患者或是家庭有更多同理心。
-
台東縣府辦職場體驗課程 助銀髮族重拾再就業信心
|社福人權為了解決缺工的問題,政府也推動銀髮族再就業,像是台東縣府就特別開辦7場就業課程,其中還有職場體驗的課程,幫助參加的銀髮族增加他們重回職場的信心。
-
雲林視障按摩客人少3成 縣府拍片助推廣
|地方受之前疫情與近期經濟衝擊等因素影響,雲林縣多處視障按摩據點反映,來客數減少3成,每個月收入比基本工資2萬8590元低很多。為了推廣鼓勵民眾多支持視障按摩,雲縣府拍攝宣傳影片,並整合公布全縣22處據點,希望民眾能用行動支持他們專業。
-
-
沙國推多元觀光 引進美牛仔文化
|全球沙烏地阿拉伯的觀光勝地艾卜哈,因為氣候涼爽,成為遊客夏季的最愛,為了讓旅客留下更難忘的體驗,當地的政府搭建了一座「牛仔小鎮」,將美國西部的開拓精神跟冒險文化,帶到沙漠國度,官方還立下目標,要在2030年前,把觀光人數翻倍到800萬人次。
-
去年來台國際客達785萬 每人每日消費仍不及疫情前
|生活根據觀光署「2024年來台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去年來台國際客共有785萬多人次,不過因為人數還沒恢復到疫情前,旅客的觀光支出,也還是較2019年短少三成,連「每人每日消費」,也較疫情前減少。學者分析,這是疫後全球旅遊業面臨的挑戰,旅客開始注重體驗,更甚於購物。
-
日車商跨界求生 展場改建露營場供烤肉泡湯
|全球受到高齡少子化的影響,日本國內的汽車持有量預計從2025年開始逐年下降。面對這樣的趨勢,汽車經銷商也在尋找新出路,不再只是賣車,還跨足副業經營,像是打造露營場地,或是將展示場轉型為活動空間,藉此吸引民眾體驗不同生活方式,重新點燃購車意願。
-
日本大樹町發展宇宙產業 推太空體驗帶動觀光
|全球太空產業不只是高科技,也可以變成親近民眾的觀光資源,日本北海道大樹町發展宇宙產業,同時也帶來觀光商機。例如在太空港旁邊的宇宙交流中心,免費開放遊客參觀,近距離接觸火箭。當地的公路休息站也跟其他地方很不一樣,除了展示實體火箭,還販售太空週邊商品,吸引太空迷朝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