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
臺灣"福衛八號"星系 頭1粒衛星送往美國整備
|福爾摩沙衛星八號是台灣頭一個自製的衛星星系,計共有8粒的光學遙測衛星,頭一粒衛星早起在新竹的國家太空中心準備要送去美國,按算會在今年第4季發射升空。賴清德總統早起表示,這顆衛星號名叫做「齊柏林衛星」,望會當親像導演同款,透過鏡頭讓世界「看見台灣」。 (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超過燃煤 歐美化石燃料依賴反增
|全球全球電力需求不斷上升,不過根據能源智庫Ember最新數據,2025年上半年,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總量增幅超過全球電力需求的增長,再生能源合計的發電量也首次超過燃煤發電,專家表示,這意味綠能已經能支撐新增的電力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印度引領這波綠能成長、歐美國家卻比以往更依賴化石燃料。
-
印度大吉嶺豪雨 釀洪水山崩已知24死
|全球氣候變遷加劇了各種難以預測的天氣型態,印度著名的紅茶產地大吉嶺,因為豪雨釀成洪水和山崩,目前已知至少有24人死亡,搜救行動仍然持續中。另外,西藏境內的聖母峰也因為從4日就開始的暴風雪,造成1人死亡,將近千名的遊客、登山客受困,目前已將350人撤離到安全小鎮,也聯絡上了其他200名遊客。
-
「齊柏林衛星」啟程赴美 預計第4季發射升空
|文教科技台灣第一個自製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星系福爾摩沙衛星8號,其中第一顆衛星(FS-8A)由總統賴清德命名為齊柏林衛星,今(7)日正式起前往美國的發射場進行整備作業,預計今(2025)年第4季發射升空。總統賴清德親臨起運現場,強調這是台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水荒惡化 孩童為取水輟學
|全球因為氣候變遷和長年戰亂的關係,阿富汗缺水嚴重,尤其首都喀布爾已經被科學家點名,再過5年就會沒水,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無水可用的首都。深入喀布爾家庭的日常生活,可以發現,他們每天都要排隊好幾個小時,才能取到水回家,而且一天可能要去3到4趟,也造成有許多孩子為了幫家庭取水,只好輟學。
-
氣候異常日本今秋將縮短 太平洋反聖嬰機率達7成
|全球中秋節象徵著秋意漸濃、氣候轉涼,不過今(2025)年的季節腳步恐怕會變得異常。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日本才剛經歷破紀錄的酷暑,氣象廳卻預測,部分地區的寒冬可能比往年更早報到,秋天或許會更加縮短。同時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也警告,太平洋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超過7成,全球氣候走向恐會再出現劇烈變化。
-
氣候異常日本今秋將縮短 太平洋反聖嬰機率達7成
|全球中秋節象徵著秋意漸濃、氣候轉涼,不過今(2025)年的季節腳步恐怕會變得異常。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日本才剛經歷破紀錄的酷暑,氣象廳卻預測,部分地區的寒冬可能比往年更早報到,秋天或許會更加縮短。同時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也警告,太平洋出現反聖嬰現象的機率超過7成,全球氣候走向恐會再出現劇烈變化。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 土木學者籲設防災總署
|社會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嚴重災害以及居民傷亡,今(2)日氣象專家表示,受到氣候變遷異常的影響,導致今(2025)年降雨量大增,間接導致堰塞湖成災。土木學者則建議,未來堰塞湖的處理上需要透過跨部會合作處理,也建議成立防災總署,來因應未來多變氣候災害。
-
馬太鞍溪堰塞湖仍紅色警戒 李鴻源:應無立即風險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壩頂高度82公尺、剩餘水量610萬噸,但仍維持紅色警戒,先前曾經示警要留意管湧現象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9)日表示,管湧的問題已降低,目前應該不會有立即風險。而在馬太鞍溪橋上游架設微地動訊號測站的陽明交大團隊學者趙韋安揭露,堰塞湖溢流時,監測訊號跟崩塌、洪峰的相對關係,希望未來能讓決策單位更容易針對災害進行預警。
-
川普演說自詡和平締造者 批UN未實質協助區域戰爭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3日在紐約登場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批評聯合國並未對區域戰爭提供實質協助,他也自許為和平締造者,會透過嚴厲關稅回敬不願意結束戰爭的俄羅斯;川普也聲稱氣候變遷是騙局,警告歐洲的氣候與移民政策將危害到國家生存;而在與烏克蘭總統結束場邊會議之後,川普也透過社群貼文表達對俄烏戰爭立場的轉變,他表示基輔有能力完整收復原本的烏克蘭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