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
證實赴COP30參與活動 彭啓明:加強友邦合作減碳
|環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在巴西落幕,達成妥協版的氣候協議,增加對貧窮國家的資助,協助它們因應全球暖化,不過沒有直接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被視為是中東、俄羅斯等產油國的大勝利。峰會期間低調前往巴西參加相關活動的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4)日到立院,強調未來會與友邦合作、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也會將台灣的減碳與國際機制連接起來。
-
氣候協議未提淘汰化石燃料 COP30引拉美國家反彈
|全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於22日在巴西亞馬遜城市貝倫落幕,並達成妥協版的氣候協議,承諾提高對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融資額,但沒有直接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被視為是中東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的重大勝利。
-
證實赴COP30參與活動 彭啟明盼台灣減碳串連國際
|環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落幕,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4)日到立院備詢,針對之後台灣的氣候治理方向進行報告,他強調未來會與許多友邦合作,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也會將台灣的減碳與國際機制連接起來。
-
證實赴COP30參與活動 彭啟明盼台灣減碳串連國際
|環境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落幕,環境部長彭啓明今(24)日到立院備詢,針對之後台灣的氣候治理方向進行報告,他強調未來會與許多友邦合作,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也會將台灣的減碳與國際機制連接起來。
-
環團籲正視兒童熱傷害問題 環境部:擬地方合作提調適計畫
|環境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已經進入尾聲,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結論,不過隨著極端氣候的高溫發生率增加、威脅到健康,21日上午,綠色和平與專家學者來到環境部陳情,指出高溫剝奪了兒童戶外活動的機會,呼籲政府正視問題。環境部則表示,會與各部會以及地方政府合作,提出具體的調適計畫。
-
台灣遭氣候績效指標列「非常差」等級 環境部:評比標準有爭議
|環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18日公布最新評比,台灣名次雖較去(2024)年前進1名為第59名,但在全球63國之中仍屬「非常差」後段班。對此環境部回應,CCPI以「人均」數據做為評比標準具有爭議,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07年起即逐步下降,該評比結果不合理也不具代表性。在本次評比中,同屬「非常差」等級的還有日本、南韓與澳洲等國。
-
鳳凰颱風》相隔15年,蘇澳為何再度淹大水?【我們的島】
|地方下不停的雨、逐漸高漲的水位,2025年11月11日,蘇澳居民經歷難以成眠的一夜。「整個蘇澳溪暴漲,我們阿里史抽水站一直抽,可是水位就是降不下來。」蘇澳鎮長李明哲回憶當晚情況,仍難掩焦急。
-
-
一週大事/芬普尼蛋流入市面 日本中國關係緊張(2025.11.10-11.16)
|生活《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芬普尼蛋流入市面、普發1萬入帳、蘇澳淹水、光電3法三讀、中國揚言抓捕沈伯洋、日本中國關係緊張、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展開、美國政府史上最長關門結束。
-
希臘乾旱導致稻米減產 婚禮習俗改撒碎米
|全球希臘婚禮傳統會在禮成之後向新人拋撒稻米,象徵多子多孫、幸福美滿。但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希臘嚴重乾旱,稻米產量下降,又被南亞進口低價米夾殺。不過希臘農民還是找到新的出路,他們改用受損的碎米來取代顆粒完整的稻米,既減少糧食浪費也開闢新的收入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