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國家公園依法不能騎沙灘車,若違法騎沙灘車的人都得罰3千,但還是有業者違法經營。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也蒐證到,龍磐特別景觀區山坡地水土環境遭破壞的證據,將業者函送偵辦,檢方日前陸續起訴5名業者。不過業者也喊冤,強調有些破壞是動物造成卻要他們舉證,盼墾管處輔導他們就地合法,不過墾管處表示沒有規劃。
交通部觀光局推出「悠遊國旅」方案自7月15日開始,自由行平日每晚房費最高折抵1300元,19間主題樂園平日優惠門票折扣達3折以及旅遊團補助,公視新聞網整理8大Q&A,一次掌握重要旅遊補助資訊。
針對政府宣布新一波振興方案,有商圈業者叫苦連天,認為緩不濟急,也不一定申請得到。業者感嘆,目前民眾因為自發降低活動避疫,不少商圈人店家都已經關了一半以上,比三級警戒防疫期間還要慘,就怕撐不過這幾個月。
國內使用的紙容器每年約17萬公噸,不過約有10萬公噸都沒有依法在前端繳交清除處理費,短收估計達5億元。為了納管未登記的業者,環保署打算修正辦法,要求紙容器上加印專屬QRcode標誌,以利溯源,違者將重罰,對此合法業者表示支持,不然他們快被非法業者,逼得生存不下去。
高雄城中城大火奪走46條人命,凸顯社會住宅的迫切性。為了落實居住正義,2016年民進黨政府提出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到現在全國社宅興建達成僅有4萬8千多戶。日前內政部長花敬群公開表示,因疫情衝擊,導致許多旅館難以經營,規劃將與旅館業者合作,轉軌作為社會住宅。
昔日的磁磚王國台灣,在全盛時期產量曾為全球第五強,國產磁磚業者達120家,但2000年後,國產磁磚陸續受到中國磁磚「洗產地」,以及2006年開始,來自東南亞的低價磁磚傾銷,國內業者相繼關廠,如今僅剩22家。低價磁磚傾銷不僅衝擊國內產業,更造成市面上磁磚品質混亂、難以掌控的亂象。面對這場反傾銷大戰,最後又孰勝孰敗?
疫情重創國內觀光業,其中賞鯨業者表示生意掉了九成。最近賞鯨業者跟海洋保育署合作,訂出友善賞鯨規範,以不干擾鯨豚又能達到認識海洋生物為目。鯨豚研究者認為,要控制賞鯨活動對生態的影響,可考慮進行總量管制。
10月16日,新北市雙溪區虎霸潭因山區大雨導致溪水暴漲,有6人行走梳子壩過溪時遭大水沖走,截至目前造成4死2失蹤的悲劇。城市山人認為,面對有業者帶團的戶外行程,主辦方應課以更大的責任,目前台灣在戶外行程的商業列管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台灣疫情趨緩,開放餐飲業內用、按摩業恢復營業。不過,像是桌遊店、劇本殺等新興休閒娛樂,卻仍被禁止室內遊玩。指揮中心10日雖開放桌遊業零售販賣,但業者直言,只佔原本業績1成,幫助不大,因此,桌遊業者自訂防疫規範,包括全程配戴口罩、面罩、手套,希望指揮中心能夠採納。